“五月五,麥子熟,包好粽子過端午。”端午節,老冷起了個大早,混子打下手,粽子是現成的,縣紀委捐送的、鎮政府慰問的,各種口味都有。有三個角的,也有四個角的,有八寶甜粽子,也有鹹豬肉粽……
在端午節這天,有些人家很講究吃雞蛋。老冷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紅雞蛋放在一起煮,還在煮大蒜和紅雞蛋時放了幾片艾葉。
“五月裡有午端陽,粽子油條泡雄黃。”端午節時,按風俗,人們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油炸食品。像油條、麻花、麻葉等,都是人們常做的油炸食品。老冷和混子忙的滿頭大汗,只簡單地炸了油饃。
今天的早餐真豐富:吃粽子、食大蒜、紅雞蛋、炸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老人們都早早起了床,坐在門上耐心地等著開飯。
老賈頭還特地去弄了些新鮮的艾葉枝掛在房門旁。
老賈婆拿著倆個大碗,拄著棍已經走到月洞門,往伙房張望了好幾次。
每逢傳統節日,即使在過去處於極端困難下的河南人,無力歡度重要節日者,也要以巧制的粗茶淡飯形式、以參加集體社火活動的熱情、以口頭提及“今日是某某節”的頑強精神,向人表示自己也在“度節”。這種“自得恬熙之樂”的高尚情操,想必敬老院這些老人們,都曾有過深切的體會。
“開飯咯,開飯咯……”意外地,是混子在大聲吆喝著。
老人們都早已準備好了碗,一聽見喊聲,都從屋裡出來,往伙房而去。
老冷和混子已經大概計算好了每人六隻粽子、六枚紅雞蛋、六頭煮熟的大蒜、六個油饃,還有粥喝……四個六,六六六六大順。
老人們排隊領取了豐富的早餐,盛好了粥,各自回屋享用。
老李婆將一枚紅雞蛋,放在小金寶的肚皮上滾了幾下,然後剝了殼準備讓金寶吃下。據說這樣可以免除小孩子的災禍,日後孩子也不會肚疼。
方一梅正好路過去看金寶,嚇了一跳,忙阻止說:“唉呀,金寶這麼小,不敢吃煮雞蛋呀,而且這紅雞蛋煮的太老了,您別讓孩子噎著了……”
老李婆說:“這可是俺們這兒的風俗,俺是為了俺的小金寶好。”
“您把他噎著了咋辦?”
“那可咋弄?”老李婆發愁地問。
方一梅接過剝好的紅雞蛋,輕輕捏開蛋清,用小勺子稍微弄了點蛋黃,弄的又細又碎,然後放進奶瓶裡,就著奶粉讓金寶喝了。
“這中了吧,也就是討個好彩頭,不在於吃多少。咱金寶吃了端午節的紅雞蛋,打今兒起,無病無災,健健康康地長成個大小夥。”
老李婆眉開眼笑地點頭說:“中中中,恁是有文化的人,說的真不賴。”
葉寶林搞了點雄黃酒,勸大老王也喝點,他說:“端午節喝點雄黃酒,蛇蟲不敢近身。”
大老王不愛喝酒,一個勁兒推讓。混子滿院子逛著吃,笑道:“人家大老王這輩子還是個童子軍呢,他要喝了恁的雄黃酒,晚上美女蛇來了也不敢進屋,恁不是瞎耽誤人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