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上班後的第三天,秦笙在家苦等未至的術後大病理報告終於出來了。
braf基因突變,甲狀腺癌最常見的一種,搜尋得出的結果也說是風險最小的一種。
秦媽媽正跟秦笙在客廳沙發坐著,討論明天吃什麼。
突然之間,秦笙沒了聲音,表情嚴肅地盯著手機,似乎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忙。
如果說穿刺結果和b超影像都是惡性,那麼有一部分基因片段突變也是必然現象。
秦笙在螢幕上劃動的手指停懸在半空,有那麼一瞬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該幹什麼。
對基因的瞭解止步於高中生物的核苷酸知識,聽說最多的不過是透過基因檢測來驗證血緣關系。把癌細胞的生長和基因錯誤程式設計劃上等號,這是她第一次有了實感。
頓了幾秒,秦笙又開啟了同步出現的病理報告,根據醫生手術清掃的區域和細胞檢驗結果,評估癌細胞擴散的程度和範圍。
秦笙小學時期數學不算差,是老師眼中的奧數苗子。
但這次,她用了最直接的方法,點出計算程式,一個一個地輸入簡單的個位數,擔心自己遺漏或是多算。
“4+2+1+1+2+...”
程式沒有任何卡頓,實時顯示,“13”。
不算多,不到高危級別,也只是單邊清掃;也不算少,沒到讓人徹底放心的低危級別,況且還不是單邊所有範圍的清掃...
秦笙不自覺地咬緊下唇,分別用心算和計算機再算了兩遍,“1”。
呼吸有那麼一瞬放慢,下一秒新鮮空氣灌入心肺,帶來略微的痛感。秦笙心情複雜地開啟搜尋頁面,開始搜尋“碘131治療”。
其實如果只是單純做個切除手術,手術完可以正常生活,大家對癌症的恐懼和害怕倒不至於如此。
而大部分癌症讓人心驚肉跳的在於手術無法治癒,術前或者術後都要進行各種抗癌治療,即便是這樣也時常要做好病情迅速發展,癌細胞擴散太快,以至於早亡的準備。
秦笙便是如此。
甲狀腺癌宣稱是最幸福的癌症,發展速度緩慢,遠處轉移風險小,對人的壽命一般不會有任何影響。透過手術、術後服藥或者術後治療,基本能夠將病情完全控制住。
做手術,術後終身吃藥,秦笙都可以接受。甚至在想,透過一次手術,解決後續的隱患倒也不算大問題。
她刻意沒去看網上那些三刀、四刀的病人經歷,天真且固執地說服自己,自己術前b超做的多,手術清掃範圍不會漏掉,選的手術醫生也是有名的大佬,患者和同行口碑都不錯。這點小問題,一次就能搞定。
可是比起這些能控制的外部條件,更重要,也讓她或者醫生無法預測的是,她自己實際的身體條件。
術中冰凍和術後大病理的報告並不特別樂觀,秦笙感覺到自己正在一根繃緊的高空懸絲上危險行走,隨時有可能出現各種意外。
“有什麼事嗎?”秦笙沉默時間太長,臉上沒了丁點笑意,眼神犀利,唇角緊繃,秦媽媽沒忍住還是問了出來。
秦笙深吸了一口氣,再慢慢吐出來,冰冷的氣體一次性湧入鼻腔,傳來敏感的刺痛。
不就是喝碘水,術後治療再走一步嘛。該做的還是要做的,都到這一步了,哪還能夠諱疾忌醫,不繼續堅持把複發的風險降到最低呢。
秦笙這樣服自己,她也以為自己能夠輕松地說出來。
“術後病理報告出來了,結果不是很好。”她不知道自己的語氣帶著一絲哽咽,以一種自以為輕松的語調說了出來。
秦媽媽心裡“咯噔”了一下,呼吸停了瞬間,接著心跳猛然加劇。她舔了舔幹澀的嘴唇,聲音幾不可聞的顫抖:“怎麼不好?”
秦笙眨眨眼,似乎想讓某些不受控制的晶瑩液體重新得到控制。
“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結有點多。”
“癌細胞?”秦媽媽聽見了陌生又熟悉的名詞,“怎麼是癌細胞?”
秦笙愣了一秒,解釋道:“這個病就是甲狀腺癌。”
秦媽媽不解地問:“不是說是甲狀腺惡性結節嗎?怎麼就是癌了...”
秦媽媽真摯的模樣沒有半分作假,她是真的這樣認為。
“我以為和你姥姥做的闌尾手術差不多,都是小手術...”
因為是小手術,所以簽手術同意書的時候沒有任何猶豫。因為是做了就會好的手術,所以在手術室外面等待的時候沒有那麼緊張焦慮。也因為是不危及性命,據說兩三天就能出院的手術,所以感覺一切很快就能恢複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