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笙開心之餘,又有些擔心。她看著自己導流瓶裡依舊是紅紅黃黃,並不澄澈的導流液,不確定地問:“真的可以出院了嗎?”
醫生肯定地說:“可以了,你的導流液不到30毫升,已經到了出院標準了。”
見秦笙沒有其他的問題,值班醫生很快移動到隔壁床的小姐姐附近。
沒過幾分鐘,秦笙聽到了一樣的通知。“家屬等下可以去辦理出院手續了,病人九點以後找我拔管。”
秦笙暗道,看來今天過節,不僅醫生趕著回家過節,醫院也想把病房清空。
但也許是因為隔壁床的小姐姐二次動手術的原因,家屬對於整個流程和注意事項比秦家人清楚多了。
家屬:“一定要今天出院嗎?她的情況還不是很好,引流液還有這麼多。”
聲音停了片刻,可能是醫生重新檢查導流情況。
值班醫生:“可以了,方醫生的標準比較嚴格,所以才對導流情況比較關注。其他醫生的話,早就可以安排出院了。”
家屬仍然不放心:“我昨天問過方醫生了,節假日病房沒那麼緊張,說可以多住幾天。”
值班醫生無奈:“已經到了出院標準了,為什麼還不出院呢?”
秦笙在心裡暗暗替他補充,這不是浪費醫療資源嗎...
家屬強硬的態度也可以理解,隔壁床的小姐姐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恢複起來也沒有秦笙快。回家固然好,可萬一有什麼突發情況,哪有醫院裡面處理得及時呢。
在家屬的再三要求下,值班醫生同意了他們的要求,隔壁床的小姐姐再住一兩天觀察情況。
秦媽媽見狀,小心地問秦笙:“我們要不要也再住一天?”
秦笙想了想,搖頭,“算了吧,我們今天出院吧。”
一來是方醫生沒有說讓她多觀察幾天,二來是她也覺得自己情況比隔壁小姐姐稍微好一點。在可以拔管出院的情況下,她不想在醫院繼續待著了。
秦媽媽不放心,還是又去找隔壁床家屬聊了聊。聊完以後,給秦爸爸發了個訊息,告訴他,今天可以出院了,讓他早點過來。
拆線過程非常快。
將包住脖頸的紗布剝開,剪開固定引流管的少許縫線,一點一點將引流管從身體裡引出。
毫不誇張地說,引出的瞬間,秦笙感受到溫熱的引流液在空氣中瞬間變涼,然後清脆地滴落在地板上。
將厚實的紗布換成輕薄的醫用敷貼,脖子依然不能輕易轉動,但整個人感覺輕鬆了些許。
“醫生,拆線之後,我還要去門診換藥嗎?”秦笙輕輕觸碰著脖子上的敷貼,感受著陌生的觸感。
醫生邊收拾器具,一邊道:“不用了,七天內不要碰水,七天後就可以拆下來了。”
秦笙又問:“那什麼時候可以用減張器?”
醫生瞧了她一眼,“減張器不需要用。如果你要用的話,就等紗布取下來後再用。”
秦笙默默點頭,看來不同醫生的說法是不一樣的。
外科醫生確保手術效果,盡量保護傷口外觀整齊。而整形科醫生對於傷口美觀整齊更為在意。
各有角度,也各有說法。如果要再加上病人的情況,那麼療效和結果更是百種千樣。
所以,不管怎麼樣,結合自身情況,綜合最有利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