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們家今年要不要多種點別的菜,去年白菜種的多,積了酸菜到現在還沒吃完,今年就少種一點吧。”羅月看出了氣氛的凝滯,主動換了話題道。
他們這地方冷,每年也就能種一季小麥,基本上八月裡收了麥子之後其他作物也種不了了,只能種些菜留著過冬的時候吃。當初分家的時候羅爸羅媽基本上沒拿老人什麼東西,所以是族長做得主多分了一畝地給他們家,再加上後來又陸陸續續生了他們兄妹四個,家裡地倒是夠了。
像今年,雖然大部分地都種了小麥,但是也還是分了兩畝地出來種了些玉米花生和紅薯土豆這些東西。這些種的時間和收的時間都不一樣,錯開來羅國安夫婦也能輕鬆點。
羅家村靠著山,所謂靠山吃山,每年除了山貨,老獵手們還能進山打獵。羅國安打獵的本事雖然不怎麼樣,但是羅遠打獵的本事卻是跟著自家舅舅學的,今年雖然才十六,也是羅家村裡數得上名頭的好獵手了,每年放了寒假就會跟著老獵手們一起鑽山。有了這一份補貼,跟其他人家比起來,羅家的日子其實過得還是可以的。當然,跟羅甜前世就沒辦法比了,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談到了正事,羅國安也不再想剛剛的事情了,主動謀算了起來。而坐在一旁的羅甜只能一直保持著星星眼,畢竟種地什麼的,她真的是完全不懂啊!
哎,等等,好像不是完全不懂?
關於羅甜是個非常優異的高考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碰巧的是,她的記憶力也非常的好。雖然做不到一目十行,但是她真的是過目不忘。
作為一個小高考地理輕輕鬆鬆考a的人,羅甜表示,各種農作物適合種植的區域嘛,小意思啦!
然並卵哦!
早在遙遠的宋朝,我們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就曾告誡過我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而現在,羅甜可算是徹底體會到了這句詩的含義。哪怕她分分鐘能畫出一張完整的世界地圖來,她還是不知道地該怎麼種。
於是她只能繼續保持著星星眼,然後神遊天外。
“甜兒,甜兒!”張秀芬高聲叫了兩聲。
“哈?怎麼了?”被羅月推了一把之後才回過神來的羅甜木呆呆地循聲望向羅媽:“有事兒嗎?”
張秀芬看著女兒這樣子愁的皺起了眉:“國安,甜兒是不是燒糊塗了,病根子還沒去?”
羅遠卻十分不給面子地笑了起來:“媽,甜兒哪是病根子還沒去啊,她這是發呆沒醒過神兒。”
“哼!”羅甜十分自然地偏了羅遠一眼,“我才不是發呆呢,我這叫休養生息你明白嘛!”
“行行行,你嬌小姐身嬌體弱要好好休養呢。”
“本來就是!”
“行了行了,甭鬧了,說正事兒呢!”張秀芬笑著打斷了兒女的笑鬧,“甜兒啊,今年開學你也該去上學了。”
不比村裡其他人家,羅國安張秀芬這夫妻倆對孩子的教育十分看重,大兒子羅遠今年開學就該讀初三了,大女兒羅月開了學也是六年級,明年就該讀初中了。
村裡孩子上學早,六歲七歲都可以去讀一年級,只是因為羅甜身體弱,所以去年沒去,但是今年羅甜也七歲了,也是時候去讀一年級了。
原來的羅甜是十分渴盼著上學的,但是對現在的羅甜而言——臥槽,好不容易從地獄爬出來,又要再經歷一遍?
老天爺,你這人幹事?!
羅甜下意識嚥了一口口水,遲疑著開口問道:“今年就去啊?”她不想去啊,她真的一點都不想去啊,以她的智商,跟一群六七歲的真小屁孩混在一起,分分鐘哭給你們看啊!
羅甜遲疑的態度很明顯,跟之前一心期待上學的情形比起來完全不一樣,羅家人對此十分疑惑。
羅月上前摟了摟小妹的肩膀:“別怕,姐還在那兒呆一年,有姐在呢。”
村裡是沒有小學的,他們上學都得去鎮上,早去晚回,像羅遠這樣已經讀了初中的就可以直接在學校住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