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蘇寧川燕璟澤與子篇
燕昭三十三元年,皇運昌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萬民無憂。
禦書房。
兩個三歲大點的孩童坐在書桌上,手裡捧著一本奏摺看得十分專注。
燕璟澤手裡拿著戒尺,神色肅然:“時間到,這兩本奏摺上所奏何事?慕川,你先說你的。”
燕慕川放下手中的奏摺,乖巧答道:“回父皇,兒臣手中這本奏摺是東縣縣令所奏,所言為近日雨水眾多,各河水域上漲,有不少田間和莊稼被淹沒。”
“那你可有想出對應之法?”燕璟澤再次問道。
燕慕川想了想,回道:“父皇可以差人前往東縣各河堤壩路口多加幾道阻水泥石,然後再開鑿一條河水流入西縣的通道。”
燕璟澤:“為何要將河水引入西縣?”
燕慕川:“兒臣之前與父皇聽政時,得知西縣正鬧災荒,河水幹涸,田地嚴重幹旱,若從東縣開括河域,用南水北調之法,方可解了西縣災荒,又能將東縣上漲的河水排出,這樣一來,皆是兩全其美。”
話落,還未等燕璟澤開口,蘇寧川踏進禦書房,拍手稱贊:“慕川真聰明,東縣一事朝中大臣都無法出計應對,而你卻三言兩語便分析出利弊,真不愧是我的乖兒子。”
聞言,燕慕川滿眼欣喜,從位置上起身跑到蘇寧川身前,抱住他的膝蓋奶聲奶氣喊著:“父後!”
“真乖。”蘇寧川將燕慕川抱在身上,輕輕親了親他柔軟的臉頰。
燕慕蘇眼巴巴的看著這一幕,弱弱的喊了聲:“父後,我也想要抱抱。”
話落,燕慕蘇便迎來燕璟澤一記刀眼,肅然道:“你先將手中奏摺之事作出應對之法,才能讓你父後抱。”
“可是…”燕慕蘇有些委屈望著燕璟澤。
蘇寧川將燕慕川放下來,走到燕璟澤身旁將他攬入懷中,柔聲道:“君主,慕蘇和慕川才三歲,對他們不要過於嚴厲,他們已經很努力了,平日不僅要去國子監聽學,下學後還要去軍營習武,晚上回來又要讓他們學著批閱奏摺,這對孩子來說已是極限,別把他們累壞了。”
“他們難得休沐一日,一會我們帶他們出宮逛逛可好?”
“寧川,慕川和慕蘇都是燕昭儲君,肩上背負燕昭未來的重任,理應苦心修學,而不是貪圖享樂。”燕璟澤回道。
燕慕蘇和燕慕川是雙生子,一出生便被燕璟澤封為太子和攝政王。
這也是歷朝歷代以來,頭一回遇到皇子一出生便冊封為儲君。
當時,引得朝中一片轟動。
但很快又恢複以往的平靜,眾臣早已見怪不怪,君主和君後這般恩愛,兩位皇子就算被封為太子和攝政王,也不出奇。
燕慕蘇和燕慕川完美繼承燕璟澤和蘇寧川的才華天賦,他們在國子監學術皆是數一數二。
無論是謀略還是武學,放眼整個燕昭的王公貴族之子無人能及。
“君主,我知道,可今日他們學習的時辰,已經很久了,我小時候我父親都未曾這般嚴厲待我。”蘇寧川說道。
燕璟澤滿目柔情看著蘇寧川,回道:“那是你聰慧過人,一點就會,前蘇丞相才放心你自學成才。”
蘇寧川:“君主,慕川和慕蘇也很聰慧,在朝堂上,他們與幾位將軍一同商討用兵之道,讓他們十分佩服。”
燕璟澤:“我知道,可他們身份不似普通人那樣,慕川和慕蘇是皇子,將來要繼承大統,在學術上必須遠超常人。”
蘇寧川目光落在燕慕川和燕慕蘇身上,眸中閃過些許複雜之色。
他深知生在皇室的孩子,肩上都背負著不可言喻的重任與責任,即便這樣,每日看著這兩個孩子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玩的時間,心裡十分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