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月二十四日,今年“雙搶”,因為分田到戶,各家農戶開始的時間各異,最早的是十五號,最晚是十九號,相差四五天,從目前來看,依各家勞力多少,一般能在四至六天裡搞完“雙搶”,加上曬穀,整個“雙搶”過程也就八天左右。
今年到現在也沒下雨,陣雨都少,塘灣周圍就沒有,讓大部分社員家的稻穀順利曬乾進了倉,老天爺真正是予人方便。
今年的“雙搶”就要在這兩三天內全部結束。
隨心感覺“雙搶”雖然進入尾聲,但買魚的人仍然踴躍,到早上六點二十多分,一個來小時裡,就把自己拉來賣的魚、黃辣丁、甲魚全買走了。
這是農村人的樸實,寧願自己平常吃得差,也要在請人做事的時候端上好菜,讓請來幫工的鄰里和親朋吃得好。
隨心發現,自己賣魚“不收分分線”的口號已經是深入人心了,回頭客是越來越多。
隨心自然記得出現過的熟臉孔。
隨心笑呵呵地收攤,不經意間,看見聶群幾個從街尾過來了。
來得這麼早?
隨心估計他們是關心著蝦籠裡的收穫,起床就早了,這不,自己才賣完,六點半不到,他們就到了。
隨心一眼望去,幾個都是樂呵呵的,隨心明白他們沾了自己些光,自己蝦籠收得早,被自己餌料吸引過來的水生物就進了他們的蝦籠。
他們來了也好,正好滿足街上居民的需求,自己一不想在七點後還賣魚,二是也拿不出魚了,留下的是準備今天吃的。
剛才算了帳,青魚賣了657.4斤,收392.70元,黃辣丁買了65.8斤,收38.60元,十一隻五六斤重的甲魚共59.3斤,收129.60元,共收入560.90元。
這錢,對現在的人來說,真的多!這比一個三級工一年的工資還多。
不過,比起後世那些國內保險公司董事長的一年幾千萬收入,比起後世國內私人老闆的幾百億幾千億財產,這又算啥?
隨心越融入現在生活,就越發明白現在的錢值錢,比後世美元還值錢。有了認識,隨心就更加想低調,但隨心心裡也清楚,街上的人不傻,從他們對自己越來越客氣的態度來看,是有點把自己當過去的夏財主對待,唉!無論啥世道,有錢人就是吃香,讓世人看重。
“到這裡來!”隨心向聶群、夏學軍六人招呼。
隨心收攤,挪開板車,讓位給聶群他們的腳踏車。
後來的幾個買魚顧客圍了上去,看他們水桶裡的收穫。
隨心自然也要看。
這一看,才更清楚他們個個為什麼笑得賊兮兮的。
聶群桶裡有四隻甲魚,七條魚,是最多甲魚的,最少的莫放明進了一隻甲魚,但比較大,也至少頂聶群的一隻半;蔣坤進了九條魚,是魚最多的,莫久學有四條魚,是魚最少的。都有兩斤多蝦,三十多吃螃蟹。
這些收穫確實值得他們笑,這都是錢。
聶群他們也知道了隨心說的大學裡談戀愛的那段話,這是莫燦告訴哥哥,莫久學又傳了出去。
他們個個明白了上大學不能沒有錢,否則就不好談情說愛,為了人生的另一半,所以懶覺也不睡了。
隨心也不好當著街上的居民誇他們,只能背地裡衝他們豎豎大拇指。
這些居民本就羨慕或眼紅,還當面刺激他她)們,就有點不上道了。
隨心愉快地告別聶群他們,到朱大河的肉攤上付了十塊錢,取走十斤瘦肉多的“坐『臀』肉”,就悠悠地回家。
路過劉老闆的店鋪,看他裡面有水缸,想起要做風乾魚、風乾兔,就想買兩個醃魚醃兔的中號水缸,一問價,五塊五角錢一口。大顆粒的食鹽是五十斤一袋,隨心又買了六袋食鹽,三百斤,共付了四十一塊錢4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