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高山上的夜晚,隨心沒了忌諱,做事的動作是超越常人的視覺的,從上山開始就如此,正如說時遲、那時快之說,隨心從家出來到現在,沒花幾分鐘。
思維的快速和肉體的動作完美配合,讓隨心成了超人。
凌空披下松枝,將它們扔向林中空隙,松枝涼幹後,就是好柴火,以後不用再老遠的去山區水庫撿柴。剛才就瞧見了好多枯死的松樹,整片松林樹梢上,伸出的大片枯枝或黃『色』松針,就表示那處死了棵松樹。
這顆松樹在地面之上一米五左右的直徑大約有二十七八公分28),根部直徑超過三十公分,隨心看看斧頭鋒口,還沒二十公分寬,讓本想試試“一刀斬”的隨心無奈。瞧準樹幹距地面十來公分處,隨心運勁一斧頭斜劈而去,只聽“嚓”的一聲,斧頭如切豆腐般掠過了樹幹,讓用力的隨心略感不適,這木質是不是太疏鬆了?這不太可能,歸根結底是自己內氣厲害。
樹幹搖晃幾下,沒有倒,隨心換個方向,斧頭又是一揮,砍斷了樹幹和樹根的聯絡,這下,這棵松樹在連結處“吱嘎”響幾下,要倒了。
隨心一看不行,不能讓樹『亂』倒,砸壞松菌划不來,就將手中斧頭外旁邊地上一扔,雙手抓住樹幹,往沒長松菌的松樹之間扔出,於是,隨著“咔嚓咔嚓”的樹杆壓斷樹枝的聲音響過,這顆較大的松樹就橫擱在了地面,說它較大,是因為還有更大,直徑半米以上的松樹老多。
這樹不錯,修長。
隨心留下八米長的主幹,以上部分仍象棵小松樹,不過隨心不要了,也扔到雜木林中,待幹了整理成塊柴,這種松柴帶油脂,用來燒旺火炒菜最合適。
撿起斧頭,彎腰把樹幹一『操』,估計就五百來斤,挾著挺輕鬆,於是,隨心腳用力一蹬地,飛向樹梢。
這回,隨心感覺到上升多了些凝滯,身體不那麼輕飄飄,左手的斧頭情不自禁地伸出搭了下松枝,這一借力,人和松木順利地上了樹梢,這是初次負如此重的物體,隨心多了分小心,將陰陽蹺脈也循行起來,果然感覺身手靈活了點,隨心本能地覺得不能運陰陽維脈,擔心內氣不夠引發事端,真正的大周天牽涉神通,自己小心為妙。
上來的時候是空手,隨心輕飄飄地飄老遠,這下去不行了,隨心擔心馬失前蹄、摔個跤劃不著,鼻青臉腫倒是肯定不可能,運氣在身,怎麼也能護住身體。
這時,隨心感覺自己修煉有些近似閉門造車,自己不能確定自己有多少實力,就是別人打自己一下有多痛都不知道,難怪高手們強調實戰,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實勢力。誰才有實力呢?聶群打自己一拳是肯定不痛的,就看堂兄陳子國的功力了,他是偵察兵出身。
隨心徑直把松樹原木帶到河邊,要真槍實彈造碼頭了。
脫掉衣服,留個大褲衩,隨心開始削尖松樹根部的一頭,削得一般粗細,這樣,樁與土壤之間沒空隙,就牢固。這是個試驗,一探河岸邊土壤的堅實程度,二看木頭能『插』進多深。隨心知道自己至少有千斤之力,引力一按,不亞於用大錘打樁,多按幾次,也相當於打樁了。
抱著木頭溜下河岸,隨心清楚這岸邊至少有兩三米的陡坡,這是水沒淹上來時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下面才是緩坡廷伸向河中。
隨心先試陡坡,這是浮在水中,將尖木頭頂住水下的河堤,卻怎麼都不好發力,多次用力,也只『插』進去個尖頭,這下,隨心清楚了自己還不是無所不能。
既然如此,隨心就改了建碼頭的方案,碼頭不伸進河中一米以外了,半米就夠,木樁靠著河岸『插』下去,加固的方式也由河岸的錨固樁改為外側的木撐樁,這樣一來,碼頭也將會更牢固可靠。
想到就做。隨心將松樹原木立在樁位,稍微『插』穩些後,升到上頭一端,就氣沉丹田,往下用力一按,一下見效了,木樁一下就沉下去了大半米。隨心連續氣沉丹田,用力往下按,從再下去三十來公分,二十來公分,十公分,幾公分,幾公分,直到再也按不下去。
隨心抱住還高出水面近兩米的木樁,用上常人的力氣使勁搖晃,感覺這木樁仍是“我自威然不動”。好了,夠牢固,單獨立根樁,都可以用來拴船,既然這麼牢固,每根樁的下面也不用支撐了,省了加固這件事。
計算一下,相距一米左右一根樁,用七根樁就行,這實地一看,做個六米碼頭不小了。
打下七根樁,然後一根大橫木橫臥樁頭,上面搭松木,一根根松木鋪開,就成了碼頭,為了讓木頭不鬆動,當然要加稜形楔條拼牢,人在上面,感覺肯定不錯。
隨心忙開了,用最快的速度往返,用最快的速度砍樹,用最快的速度『插』樁,然後是砍運大橫木,也就是連線七根樁的大橫樑。
七根樁連成一線,是不可能有偏差的,但隨心現在覺得這七根樁很礙眼,冷不丁看出,象河面上直挺挺地站了七個人,得,趕緊按地面高度將樁削出稜形楔條,給大橫樑鑿出稜形槽口,將它們嵌接上就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之前,隨心是穿著大褲衩、光著腳丫往返河邊與山峰的,這也是隨心的一個試驗,試驗證明,循行著小周天和初步大周天時,隨心發現自己的面板不受任何侵犯,光腳丫與穿不穿鞋沒啥區別。
隨心返身回家去後院拿鑿子,出來時,看眼手錶,十二點四十六分,隨心暗自點頭,還算不慢。
用準備作橫樑的大松木在七根樁上比劃一下,橫樑上要鑿出七個凹槽。
不久,凹槽鑿好。
隨心下面的準備工作是在樁上削出稜形楔塊,楔塊對著河岸,很快,七根樁上頂端的稜形楔塊做好。於是,隨心下到水中,用雙腿絞住一根樁,將沉浮在河水中的大松木輕鬆托起,對準槽口一放,哈哈!僅有稍許誤差,隨心就那麼一推一拉,頂部修形了的七根稜形楔條就乖乖的嵌進了大橫樑對應的七個凹槽,隨心飛身站上橫樑,幾腳跺下,一根大梁把七根大木樁牢牢地連線在了一起,成了個整體。
隨心跨上岸來,打量著自己的“傑作”,怎麼看,都感覺象上世的高架橋墩和連線的橫樑,不錯,真不錯,比預想的還漂亮!
下一步是鋪木頭了,要的木頭根數還不少,為了堅固,木頭短的也得兩三米,長的三四米,稍稍向內傾斜些固定在河岸泥土中,簡直是固若金湯。
削斷的木樁有三根兩米多長的,可以用,如此粗的松木排開就需要三十來根,隨心決定再砍八米長的枯松五根,九米長的枯松十根,它們砍斷後,四米長的就有了十根,三米長的有了二十根,正好三十根。
隨心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往返,在山峰下的陰坡找枯松砍,因為這面山人跡罕至,松林中枯死的、蟲害的、雷劈火燒的枯松真多,隨心看著燒焦的枯木,心頭可惜松木不適合制琴,不然,就是個新板的“焦尾琴”了,不過,這木頭好,這燒焦巴了的木頭做碼頭鋪板正好堵人口實。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