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我們今天去水電站,聯絡籃球比賽的事。”聶群說道。
“好。呂燕飛的爸爸是辦公室主任,找到他,估計就可以說好。”隨心建議。
“最好是先見到呂燕飛,讓她領我們去。”莫久學另有看法。
“這麼小的事用得著拉關係,真是。”李青川鄙視道。
“嘿嘿!久學居心叵測呢!”聶群也落井下石。
莫放明不耐煩地說道:“鬧什麼鬧,我們直接去辦公室不就行了。”這話聽得莫放明不舒服。
“哈哈哈!”大家笑起來,原因大家都明白。
夏學軍說道:“隨心,那鱤魚太好吃了,我爸說,下次有了,最好多給些,我妹妹都吃了好多。”
“是好吃!”
“味道好。”
“吃了還想吃!”
幾個都一致道好。
“再捉了就給。哥有肉吃,不會讓你們喝湯!”隨心豪爽道。
“哈哈!這還差不受。”他們六個點頭讚賞,蔣坤、莫放明還拍拍隨心肩膀。
隨心今天時間比較充足,陪他們六個賣完蝦籠裡的收穫,才與同方向的李青川、蔣坤一同往家走。隨心看看手錶,七點差三分。
路過朱大河的肉攤,隨心照例買肉,買了瘦肉多些的三斤肉。
三人邊走邊說。
蔣坤笑道:“放明有了煩惱。”
“正常。”隨心知道塘灣地面上沒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本,就沒畫蛇添足來句“這是少年維特之煩惱”。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本是用日記和書信體寫成的,這種體裁善於披『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抒發苦悶的心理和惆悵的情感。整部作品像一篇感傷的抒情詩,坦率、真實,坦『露』心扉,毫無矯飾,毫不做作,無論是主人公愛的歡愉或痛苦,都躍然紙上,像是捧出一顆跳動的心,激起讀者情感上的強烈共鳴和精神上的極度震動。正因為如此,這部一出版就使年輕一代如痴如狂,有的與維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輕生而死。
這部作品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作者歌德本人就此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它的出現適逢其時的緣故。就像b一隻地雷只需一點導火索那樣,這次在讀者中引起的b也是這樣。
有機會在書店見到這本書,隨心決定買一本送給他們看看,體會下外國年輕人的情感衝動,隨心自己覺得,國人與之有差異。
李青川說道:“這是自尋煩惱,又不是鄉下青年,能早早結婚。”
“我看根本沒希望。”蔣坤笑道。
隨心微笑道:“情感是美好的,成與不成是緣分,牽紅線的老大爺早把姻緣定了,我們不必著急。”
隨心這話讓兩人聽了覺得不對勁,李青川鄙夷道:“我們可沒什麼乾姐乾妹!”
“是的。”蔣坤附和。
隨心一笑,懶得鬥嘴,說道:“這是我的幸運,你們也不會打光棍。”看看前面李青川、蔣坤、劉惠三家快到了,告訴兩人,“上午,我在劉惠家做衣服。”
“嘿嘿!說得你好象會做衣服似的。”李青川好笑地說。
說話間,到了兩人家門前,兩人各自回家。
隨心邊走邊想,低調點好,老同學都認為自己不會做衣服,是根據他們自身經歷和周圍情況判斷的,是啊,只有超越半步的才是天才,多了,會有點怪。
走出街尾,漸漸可看到走廊,隨心看見萍萍、玉華她們站在外面笑意盈盈地說話,精神挺好。
隨心知道自己就是當神仙,圍繞的人生目的仍是為她們,這時的目標是讓她們和自己一樣與天地同壽,誰敢擋,就遇佛除佛,遇仙除仙,而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在尋找資源中必然會有爭奪,不殺不行。
隨心這麼想,是下意識地認為,自己的n層次,一定會達到玄幻文中的描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