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鎬頭,在隨心手中就成為銳利的工具,手勁到處,鎬頭刨石頭如刨豆腐,在石頭上留下平滑的截面。這時莫燦和盧瓊華來後面進衛生間,看著隨心這犀利的手段,一時倒忘了進衛生間。
“隨心哥哥厲害啊!挖石頭跟挖菜土一樣容易。”莫燦誇讚道。
“我看跟刨稀泥一樣輕鬆。”盧瓊華比喻得更輕鬆。
“對。就和砍瓜切菜一樣。”莫燦同意這說法。
隨心笑道:“謝謝兩位誇獎。中午吃的什麼菜?”問清楚了,晚餐的菜就儘量不重複。
“隨心哥哥,中午我們好厲害哦!把菜都吃完了。中午菜是辣椒炒肉,瘦肉好多;鹹菜熬肥肉、肥肉不膩人了;白辣椒煮鯉魚;還有炒空心菜,炒苦瓜,涼拌黃瓜,炸肥肉絲做油的絲瓜湯。”莫燦輕柔甜脆地數說道。
“是的。隨心哥哥,人多吃飯香呢,盧燦輝比在家裡能吃多了。”盧瓊華笑呵呵地說道。盧燦輝是比較挑食的,寶貝疙瘩嘛。
“那,晚上想吃些什麼?”隨心問。
“我要吃蝦!”盧瓊華說道。
“我要吃螃蟹,酥魚塊。”莫燦笑道。
“好。都滿足,還要多吃些墨魚雞肉腳魚。”隨心已經看到媽媽把墨魚泡上了。
兩個活潑的小姑娘滿意地走了。
十多分鐘,隨心就把溝壁加寬。將渣子清入竹子編的挑土筐中,從後院側門提了出去,看周圍無人,手一揚,碎渣飛向籬笆牆外,落入荒石坡中。太爽了,回想以前,要把這樣的垃圾從後院挑到院外的石頭荒坡中,得繞老大一圈,要用腳步丈量地球。
在水中刨坑底也一樣容易,隨心用暗勁壓下鎬頭,同樣如刨稀泥。擴大水池,用了隨心二十多分鐘,主要是擋魚的柵欄得堅固,因此加固柵欄花了不少時間。
水溝加寬,是向巖壁一側拓展,因為池壁修理得很周正,水池成型後挺美觀,隨心挺滿意。
挖水池的進水溝不必深,反正水量不大,主要是在水溝處分一部分流出的井水,讓水流進三個養甲魚、河蝦、黃辣丁的水池中。
因進水溝與出水溝不能重疊,進水溝要避開出水溝,就只能把進水溝挖到巖壁旁邊。
隨心規劃妥當,確定無誤後,就開始動手。
後院無人觀看自己的改造工程,媽媽和她的女兒們正天南海北聊得高興,從不時傳來的笑聲中就可知道。隨心不想去傾聽,有時不參與,難得糊塗更好些。
隨心充分發揮自己效率,一把小鎬頭揮動,舞得人眼花繚『亂』,進水溝快速推進,十分鐘不到就完成,如果不講美觀,時間還可花少些。
出水溝可以很窄,保證需要的深度就可,淺的,挖個七八公分深就行,但進水溝就弄得比較寬,也比較淺,隨心考慮,這樣可以讓井水多接觸空氣,水在進水溝裡流動,就多溶入些大氣中的氧氣。甲魚池的出水溝挖了十五公分左右深,確保水池中水位的深度,讓甲魚爬不出水池。
隨心感覺,如今做什麼事情都是得心應手,腦子靈活聰明得自己都難以置信,身手厲害得簡直在自然界無對手,當然是指眼下,隨心自覺地在後面補述一下。總之,在媽媽楊揚進來催促自己去區醫院接郭秋容時,水溝改造工程竣工了。
楊揚看得有些不敢相信:這就弄完了!還弄得挺漂亮、整理得挺乾淨的。
楊揚讚歎道:“隨心,你都變成推土機了。這岩石地,我還想你沒個三兩天,是做不完的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社會上的土石方工程機械,除了推土機,就是空壓機加風鎬,另外是炸『藥』,哪有後世種類繁多的各種器械,簡直是要啥有啥,配套得很。
“媽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隨心笑道。
楊揚白眼兒子道:“你這是磨針嗎!我看是切西瓜。”她還沒太適應兒子的轉變。
“媽媽,西瓜還有多少?”隨心問,轉移下話題。
楊揚笑道:“昨天我還想買得多,看來,人一多就不經吃了,西瓜還有三個,桃子李子也沒多少了。”
“沒事,沒事,多吃多買,我們現在不差錢,是不是?媽媽。”隨心一邊洗腳,一邊笑道。隨心的腳是穿42碼的鞋,這一洗腳,見腳上面板也白皙了,也細膩了。
“隨你吧,改善下生活也好。以前必須精打細算過日子,現在你能賺錢了,這日子過得和過去的大地主生活一樣了,小地主根本沒法比。行啊!媽媽早點享兒子的福。”楊揚既高興又滿意地說道。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