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知道今天的事多,保證了為諸女畫像的事後,就趕緊出門走向區委的大院。
去區委大院,幾乎要走過整條街道,隨心發現跟自己打招呼的人多了,顯然,這是上街賣魚後,自己多了些影響力。
區委大院確實很大,佔地至少有十五畝以上,由青磚砌的圍牆圍繞,房子由木頭建造,大院四周都是二層木頭造的樓房,左側樓房旁邊的前部,是平房圍成的天井,當年是管家帳房住的地方,後部是廚房。房子和圍牆之間的空地,都是菜地,這是以前塘灣最有錢、土地最多的一位夏姓商人兼大地主所建,本地人稱他“夏財主”,內戰結束前跑租界去了,新『政府』將其樓房沒收歸公,交區委使用,屬國家財產。
陳臥東的區高官辦公室在正房堂屋的左邊第一間,分前後兩室,前面是辦公室,後面為臥室。
同學莫放民的爸爸莫有生的辦公住宿位置在正房和右側廂房構成的小天井裡,有三間房歸他家使用。
區委大院就是房間多,從沒住滿過。
隨心熟門熟路地從左邊圍牆上開的小門進了左側平房,這裡是後勤部門所在地,區裡的伙房就在這,有兩個工人編職的炊事員工友)為區裡的十多個工作人員做飯和種菜,豬圈裡還餵了三頭豬,工作量不小。
莫師傅負責伙房,莫師傅叫莫國良,他是陳臥東拍板轉正的工人,對陳臥東自是心懷感激,要跳出農門不容易,陳臥東是他的貴人。
隨心走進伙房,見裡面沒人,就穿過伙房,走向後面搭的棚屋,見一個健壯的中年漢子在洗菜,另一個瘦些、年齡小些的在淘米,那健壯的中年漢子正是莫師傅。
隨心叫道:“莫師傅,李師傅,在準備晚飯啦?”
隨心的叫聲讓兩人轉過頭來,莫師傅見來人是隨心,知道他來的目的,直起身,略圓的方臉上滿是笑容,說道:“陳隨心,你來了。放板車的地方你知道,自己去拿吧,輪胎是有氣的,你再檢查一下。”莫國良對陳書記這兒子很有好感,對人從來都是客客氣氣的,做事很利索、勤快,一句話:不懶。勤勞的農民看不慣好吃懶做的幹部子弟。
隨心對報以微笑的李師傅點點頭,笑道:“那好,莫師傅、李師傅你們忙,我就借板車走了,後天上午還回來。”都是老熟人,隨心也不必倍小心。
板車是各個單位必備的運輸工具,這時節,手扶拖拉機都還是很稀罕的交通運輸工具,經濟條件略好的農戶會買一對配好車軸的車輪,用上好木料做成裝載貨物的車架,將車架擱在車軸上,調節好車架重心,就成了拉貨的板車,有些車主,還在車架兩側做了廂板。其實,板車就是貨車,黃包車就是客車,都是人力的。
塘灣街道上的集體裝卸搬運隊,運輸工具就是板車,工人們自家都養了頭『毛』驢,用來駕轅或用來拉車,解決人的力氣不夠問題。
隨心先到堆放雜物的房間裡拿了拉車的揹帶,又提起車輪,放到斜靠在牆上的車架前,抬手拉下有四五米長的車架,準確地擱到車輪之間的車軸上,將裝好的板車前後推拉一下,很合適,不用再調整擱車軸的凹槽。
隨心對伙房內大聲喊道:“莫師傅,我走了。”也不在乎他是否聽到,就抓著兩根車把,推著板車出了門。
下午四點多的太陽很毒辣,公路兼街道的瀝青路面曬得很燙很軟,揮化著瀝青味,個別地方曬冒了油,輪胎在路面上轉動的聲音,都是帶著被粘住然後撕開的“噝噝”聲,摩擦阻力增大。
隨心已然寒暑不侵,很怡然自得地享受這種久別的感覺。街面上幾乎沒人,這大熱天的,想到供銷社或街上來買貨的,都是選早上來。
營業的店鋪裡,店員老闆)搖著大蒲扇扇風減輕熱度,沒生意上門,神情都有些萎靡不振,看到隨心在大太陽下推著板車在街面上悠哉遊哉的走著,一幅不把太陽曬當回事的樣子,由不得要盯著他多看幾眼,看他曬著太陽,覺得自己都涼快了一點,對隨心的禮貌招呼,比平日都要熱情三分。
現在隨心在塘灣街更有名了,連續三天的火爆賣河鮮場面,就是想不出名都不行,何況街上的人幾乎都認識他。
這不,劉老闆看見隨心走過來,站在櫃檯裡喊道:“小陳,陳隨心,過來一下,有事跟你說。”
隨心微笑著走向劉老闆商店,邊走邊想,他可能是想買魚吃,這幾天沒走到這街道的中心位置,就什麼都賣光了,甚至沒到劉惠、蔣坤、李青川他們的家附近,就錢貨兩清。以後倒是可以早點到菜農肉販擺攤賣菜的街中心位置來,這樣比較公平,照顧到大多數居民。
見隨心走近了,劉老闆笑著說道:“小陳,今天我也想從你手裡買條魚吃,才出門就聽人說沒了,能不能開個後門啊?我還特別想買只大腳魚燉給建祥他『奶』『奶』吃,大腳魚是老腳魚,長了好多年的,最有營養,適合老人家調養身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心聽到“開後門”這個詞,心頭不由得樂了,這是個有時代特『色』的詞。
由於物質不豐富,商品,特別是緊俏商品基本是憑票證購買,所以想及時買點緊俏商品,就得託關係,搞到購買憑證,要是等攤派到自家頭上,不知何年何月。“開後門”和上世或不久後的以權謀私、貪汙受賄『性』質不一樣,以權謀私、貪汙受賄是違法犯罪,是用權力謀取侵吞國有財產,獲得非法財富。“開後門”和“走後門”是幕後獲得緊俏物質的手段,雙方之間也存在小恩小惠,總之對大部分人還是不公平,但總比貪汙侵佔好。
隨心滿臉帶笑,對劉老闆說道:“劉伯伯,你和薛世人叔叔一樣,都有好孝心。我以後也到這街中心來擺攤賣魚,你買魚就方便了。劉伯伯,我中午用甩鉤捉到只上十斤重的腳魚,沒個七、八年上十年,長不了這麼大,你現在要不要呢?”劉老闆他現在有多少家底,作為上世過來人,隨心再清楚不過,起碼是“萬元戶”,只是他家太低調了,塘灣最吃得起甲魚的人,肯定非他莫屬。
劉老闆一聽現在就有貨,嘴都咧開了,高興地說道:“要,要,怎麼不要!正好晚上吃,我都想好久了。”心裡想,自己好多年沒看見腳魚了,想著都流口水,只是剛才打的旗號是孝敬老母親,可不能『露』了馬腳,讓陳隨心這小子看笑話。
“那好。我回家後就給劉伯伯你送來,包你滿意。”隨心說罷,與劉老闆告別繼續往家走。
劉老闆看著隨心背影,心想陳書記這兒子咋變得這麼厲害了呢?知道他大膽能幹,可也太能幹了。劉老闆知道那甩鉤是中看不中用的東西,百裡挑一,可能都沒一人能真正用它捉到腳魚,而陳隨心這小子還真用上了,天才?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