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慶,代表作《原野》《武則天》《芙蓉鎮》等。
胡君,代表作《天龍八部》《赤壁》《十月圍城》等。
陶小虹,代表作《陽光燦爛的日子》《春光燦爛豬八戒》《漢武大帝》等。
熱度再次上揚,衝到了第一位。各大新聞平臺也連忙趕出新聞。
“演技派名副其實,九大戲骨同臺評選。”
“小樹苗傳媒向流量明星說不!”
“震驚!演技派評委竟做了這些事!”
小樹苗傳媒的一系列操作,讓各大影視公司寢食難安,尤其是那30億捐款一出,心思更難平啦。
《演技派》的節目一搞,很明顯,小樹苗傳媒也要開始進軍電影行業啦。
華藝影視會議室,燈火通明。
“都想想,能有什麼辦法扼制一下小樹苗。”
“沒有,他那三十億捐款的效果太強了。”
“這陸總到底是咋想的,辦公司就是為了賺錢吧。就這三十億,我們公司都得賺4、5年。哪怕是小目標影視,也得賺2、3年。他直接丟出去……”
“陸總恐怕真不是為了賺錢,如果是為了賺錢,在《演技派》也就賣了三個億的前提下,他就不會請那麼多壓軸演員了。其他綜藝節目,也就三四個人就夠,他直接搞九個。”
“真沒啥辦法?”
“有倒是有,問題在於,那種方法你敢用嗎?”
“行了,別想了。小樹苗砸錢也在變相的擴大整個行業的蛋糕,讓我們的藝人也去參加一下《演技派》,爭取拿名次,用小樹苗的錢培養我們的藝人。”
“所有人都去?”
“就別讓楊影那種藝人去了,只要有演技的人,都派去吧。你就是不讓他們去,有點自信的也會去,第一名可是2000萬現金獎勵和3億的影視保底合同。”
“我有預感,小樹苗把演技派的節目熱度鬧得那麼大,算上這些合同,最終反而會賠錢……”
“賠錢也是活該,誰叫他們不按規則來。”
“都想啥呢,人家要是擔心賠錢會捐款30億?”
一陣語塞。
類似的情景也在各大影視公司發生,嫉妒居多,善意居少。嫉妒的是小樹苗過於耀眼,善意的多數是評委背後的公司,相當於小樹苗幫他們的明星做宣傳。
陸方對此毫不在意,他進軍影視行業的最初目的本來就是為了選美。
不,是為了影視行業的發展發掘人才。
[成就獎勵:檢測到宿主的“同行是冤家的被憎惡度”達到1,系統的100億元人民幣獎勵已到賬。]
正在陪安諾看直播的陸方笑得很開心,同行?他一想就知道這個被憎惡度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