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看著李封晨的神勇,不禁地感嘆道。此時的李封晨已經不再被雙劍派的劍法所禁錮,雙劍在他的手中,有了全新的局面。隨心而動,隨意而動,劍式變化而對敵,不因故勢而禁足,劍式的變化也不因劍招而僵化,現在的李封晨已經在鷹飛蛇形劍的基礎之上推陳出新,他正在尋找自己的劍招之中。
李封御也是同樣的感受,起初看到李封晨的劍招先是大為吃驚,然後發現這變化之後的劍招竟然可以完克四個鐵衣甲士,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兄的招式已經在極境之中達到了巔峰,怕是不出兩三年就可以有真正的突破,達到幻化由心的境界了吧。”
現在對於李封晨而言,他所需要的只是對招之間的經驗,不斷地摸索適合自己的劍法,不斷地去完善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一天,勢必不遠,以李封晨的資質,怕是兩年三都只是保守之數。
說話之間,李封晨右手拿著游水劍一扭,長劍左右顫動如同一條盯著獵物嘶嘶發聲的毒蛇,那鐵衣甲士看到了這情形竟然不禁地後退了兩步,李封晨微微一笑,大步流星向前邁去,長劍一刺一挺,竟然頂住了那甲士的鐵盾,順著鐵盾而下游水劍又是一撇,將那厚重的盾牌直接掀飛了起來。
如果是前面李封晨用短劍刺手的方法奪取甲士手中的鐵盾,那大家也只是驚歎這劍法的準頭和力度十足,但是現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這長劍用一種極為鬼魅的方式卸去了對方的鐵盾,甚至多數人看到了卻都不明白李封晨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只是不經意地在盾牌之上一個遊走,隨意地一撇,竟然將一塊盾牌都揭開了。
李封晨沒有停頓,這次他雙劍齊出,交叉著將這甲士手中最後的鋼刀串起來,然後一腳輕輕地踩在這個甲士的胸口。卻見那甲士並未移動,只是李封晨將他手中的鋼刀順勢掇出,自己也向後落地在一丈以外。
不過四招,最後的一個鐵衣甲士就被李封晨給卸了個乾淨,這招式舉重若輕,看似輕巧卻又不乏深意。
最後的一個鐵衣甲士也沒有繼續做什麼抵抗,倒是雙手作揖直接認輸。
李封晨收起了自己的雙劍,不過三十五招之久,李封晨就盡數擊敗了擂臺上的四大鐵衣甲士,而且他所靠得不是蠻橫的膂力也不是驚人的內力,卻是利用劍招之中的變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周圍不少的人都在唏噓不已,看得懂的人自然知道其中的深淺,看不懂的人也知道李封晨絕非池中之物。雙劍派這兩年來能夠在徐州獨領風騷,也是有其道理的。
“徐州雙劍派,李封晨過關!”
一聲令下,李封晨成為了繼楊飛之後的第十人,這會兒這兩個人的大名已經寫在了偏廳的白布之上,不少正在那邊用飯之人都大感驚奇,實在沒想到最後的時期竟然又有了這樣的變化。北方武林的年輕一代竟實在這最後的時刻,反超了南方武林以五人之數過關。
不少的人也都在竊竊私語,李封晨名氣不用多說畢竟四劍震鹽湖早在一年前就已經響徹了整個北方武林,但是這楊飛的過關倒是讓大家出乎意料。誰都沒想到一個區區的江湖師爺竟然還能有這等本事,各門各派心中都有一些全新的想法,雖然楊飛是龍空大師的高足,雖然龍空大師已經很明顯地傾向於雙劍派的勢力,但是畢竟楊飛此時還是無門無派的,無論他加入什麼別的門派都很正常,甚至還可以以此搭上和龍空大師的一層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大家在討論楊飛的時候,還忘記了另外一個重要的人物。或許別人都忘記了,但是有一個人是絕對不會忘記的。
那人就是裘斷水,當日司馬無悔給他的那一腳讓他難以忘記,畢竟裘斷水出道江湖時日不長,頂著江南五虎門五小虎的頭銜,江湖中誰敢輕易招惹他,可他偏偏就是在司馬無悔這邊吃了虧,一想到此人,自然就是恨得咬牙切齒。
“怕是雙劍派還有人要上榜了吧。”
說話的正是在裘斷水身邊的裘盤,並非只有裘斷水一個人記得司馬無悔,裘盤也是。自打黃沙鎮以來他就知道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司馬無悔不簡單,之後更是聽到斬牛刀司馬無悔的名聲在太原一役中傳出,一時無兩。裘盤的功夫在五虎門中算是不錯的了,只是因為自己並未是嫡系的弟子所以無緣成為五小虎之一,但是他為人圓滑,頭腦清楚,在五虎門之中也頗有名聲。(未完待續。)
喜歡大唐江湖道請大家收藏:()大唐江湖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