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這些有錢的人家,尤其是那些鹽商們,個個都已經富得流油。
所以,這些人說話的時候,都特別的有底氣。
那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出門在外的時候,擺出來的那種排場,愛新覺羅弘曆敏感的感覺到,這些人好像跟自己相比,也都差不多了。
愛新覺羅弘曆這個人是一個特別有自尊心的人。
在他的心目當中,這天底下的人誰也配不上他,誰也不可能跟他相比。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愛新覺羅弘曆下意識的就認為,那些有錢的人家,尤其是那些窮奢極欲的豪富們,已經冒犯到了他這個當皇帝的尊嚴了。
皇帝這種生物是最講究尊嚴的,最講究體統的,也最講究規矩的。
當然最後那門東西,也就是規矩這二字,通常都只適用於除皇帝以外的人。
皇帝就是制定規矩的人。
但凡是他說的話,這天底下的人都得聽。
但凡是他弄出來的規矩,這天底下的人都得遵守。
至於他自己能不能夠守自己的規矩,這天底下的人,沒有一個是敢站出來說的。
愛新覺羅弘曆因為留意了,那一群有錢的人了之後,所以在接下來的在江南的遊玩之中,愛新覺羅弘曆屢次三番的就跟自己身邊的那些大臣們,講了一些,在江南一帶的稅收問題。
江南這一代的地方,從前朝開始,也就是那個明朝開始,一直都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地方。
這裡由於一直都是魚米水鄉。
一直都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以及淮河流域,各種物資的中轉站。
所以,這一塊地方,一直都是……從明朝開始,一個經濟重地。
這裡每一年收的稅收,幾乎佔整個國庫裡頭的13。
所以在這樣的重比例之下,這江南水鄉,一直都是大清皇朝閣,地王特別重視的地方。
皇帝重視,那些以民為食的官吏們,也特別的重視。
所以,在愛新覺羅弘曆試探性的問了一下,說什麼要不要適當性的增加一點稅收什麼的,他身邊的那些官吏們,絕大多數都是贊成的。
但是,江南的那些主管各種各樣事物的官吏,在得知這樣的訊息之後,他們一個個的,都開始在暗地裡,表示自己不贊成這個事兒了。
在這一帶,怎麼可以隨隨便便的加稅呢?
這一旦加稅了,那麼,他們這些人的腰包就肯定要比以前癟一些了。
所謂稅費稅費。
先稅後費。
稅是交給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