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蘇錦繡看來,這位久未露面的慶嬪陸氏,在這一大清早的找上門來,肯定是有要事相求的。
“慶嬪妹妹,你用不著在本宮跟前兒,行這樣的大禮,你快起來吧。”
“對了,本宮忘記了,要對著你恭賀一聲,你們景仁宮的主子娘娘,高升呢!”
慶嬪陸氏一聽到這話,她那臉當即就有點綠了。
“那個,……貴妃娘娘,這事兒還真是同喜呢……”
蘇錦繡見慶嬪陸氏一臉真心實意的說出這樣的話,她當即就在自己的心裡頭感嘆了一句。
真是了不得呀。
這女人明明都快要把對方給恨死了,結果,她還能在自己的面前,表現出這麼一副有榮與焉的樣子。
“那個……,慶嬪,本宮聽說,最近一段時間,萬歲爺好像賞賜了你一個什麼新奇玩意兒,是吧?”
慶嬪陸氏見蘇錦繡一臉好奇的問了這話,她當即就輕輕地點了一下。
“回稟娘娘。嬪妾最近一段時間,確實是得了那麼一個稀奇玩意兒。”
“一開始的時候,嬪妾聽說那玩意兒是從西洋小國運過來的過來的。那個蕞爾小國,好像是叫什麼英雞利的。”
“這個國家,聽說還沒有咱們大清國指甲大。”
“……”
蘇錦繡一聽到這話,立馬就笑了。
國家,其實很多時候,都不應該看它的面積大小。
而是看他的國力如何。
他的國民素質如何?人才多不多?
一萬個愚民,有時候還抵不過一個精英呢。
現在這個英國,如今就有那個能力,把他們國家生產出來的東西,越過那麼多的海洋,送到這大清帝國來。
可見對方的海運,是如何的發達。
蘇錦繡只要一想到,這個時候英國駐紮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好像就已經成立了。
她當即就在自己的心裡頭,輕輕的搖了一下頭。
大清帝國如今還僅僅只是一個農業國家。整天說的都是以農為本。
並不知道這個海洋的重要性。
並不知道現在這外頭,正在發生的那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想到這眼前的大清帝國,還是遵循著當年的祖訓,閉關鎖國。
只開放廣州那個十三行貿易口岸。
蘇錦繡就在自己的心裡頭遺憾的想著,這國與國之間的差距,還真是在歲月的流逝當中,越拉越大呀。
其實,不僅僅是國與國之間會如此。就連人與人之間,也會變得那樣。
因為選擇的不同,從而造成命運都不同。
有的人是求安求穩。
所以,儘管有一個可以出去到處闖的本科文憑,但是,她們還是選擇在一個小地方做一個鄉鎮公務員。每個月領個2000塊錢。
而有些人呢?
就是敢闖敢做敢打。
在那些大城市裡的闖蕩一番。
10年下來,很有可能會看不出兩者的差距。
但是20年之後,甚至是30年之後。
小鄉鎮的和大城市的,那個命運差距是相當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