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巧又特別聰明可愛的孩子,可真是招人疼的。
蘇錦繡就感覺到,自己跟自己的這個兒子待在一塊兒的話,是特別的省事,特別的有樂趣。
小朋友的天真童語,給蘇錦繡的生活當中,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
蘇錦繡自從那一次找對了方法,知道自己如何跟自己的兒子,更加親密的相處了之後,她幾乎在每天早上的時候,腦海當中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走……,看兒子去!”
蘇錦繡這一輩子,就目前來說就已經活了30多年。
活到這麼大的歲數,蘇錦繡總算是在這個宮裡頭找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真正的樂趣了。
人到中年的時候,就喜歡把自己的目光,以及注意力全部投入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那些沒有下一代的,一般就會把這種多餘的目光和專注力,都投注在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之上。
……
在這深宮當中,能夠生育自己的孩子,並且有那個福氣養育自己孩子的,那是少之又少。
幾乎是百中無一了。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蘇錦繡是特別的珍惜,和自己的兒子相處的時間的。
她特別的珍惜,她宮中的那些人,則是看著特別的眼饞。
翊坤宮裡頭的那些人覺得,這宮裡頭有孩子的就是好。
有孩子就有依靠,就有期望。
就有了下半輩子的心靈依託。
雖然宮裡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有些人總是會有,自己的獨特的觀點和想法。
就比如說,那位從翊坤宮裡頭,單獨出去的婉嬪陳氏。
還有那位曾貴人。
以及常年跟著她們兩個混的林貴人。
這三位的相處模式,蘇錦繡自我感覺,還像還是挺有意思的。
這三位在宮中,幾乎都是形影不離。每天早上的時候,她們紮在一塊,也不知道忙活些什麼。
蘇錦繡以前的時候,讓自己的身邊的人去打聽過了的。
她當時的時候可是聽說,這婉嬪陳氏一大清早的,就喜歡在自己的書房裡頭練字看書。
另外兩位,也是這樣子。
整天都在修身養性。
都在讀著那些,論語孟子當中的之乎者也。
而且像那個厚厚的史記,這部歷史專著,她們三個就像是志同道合的書友一般,竟然都把它們給讀完了。
而且,還在私下裡了,也寫了不少的心得。
對於那幾位有向學之心的“才女”一般的人物,蘇錦繡這心裡頭說不佩服那都是假的。
她自己當年的時候,也是跟著學讀書學寫字了的。
然而,這種行為,她堅持的根本就不長久。
她總是被宮裡頭的那些,繁雜的事務所纏繞。
因此讀書的時候,都是斷斷續續的。
今天讀了,明天很有可能不讀,明天讀了,後天,又有可能不讀。
所以,三天曬網,兩天打魚這樣的讀書模式,根本就不能讓他從中獲益太多。
不過,就算是得不到什麼收穫,蘇錦繡還是知道,歷史上的一些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