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是比當面打臉更加強大的技能。
高揚示意黃博先致辭,結果這貨吭吃癟肚說了好幾遍感謝這個、感謝那個,最後撂下一句三克油後果斷讓開話筒位置。
唉~現在的博哥尚未進化成完全體,雖然酒吧駐唱時經常客串主持人,但這裡畢竟是戛納的舞臺,有點兒慌張可以理解。
高揚把話筒杆拉到最高,咳嗽一聲說道:“今年我18歲,第一次來戛納就拿到了【主競賽單元最佳短片獎】...看來這裡是我的福地!
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我再次來戛納時,能帶走那座還沒露面的金棕櫚獎盃!再次感謝同我拍攝《調音師》的朋友們!”
高揚的獲獎感言,經過同聲傳譯被會場裡的人聽到後,頓時傳來一陣善意的掌聲和叫好。
他們也是才知道這個最佳短片獲獎人居然是個18歲的小年輕,哪怕說話有野心一點也很符合年輕人的做派嘛,誰還沒年輕過呢...
高揚和還有點發懵的博哥舉起獲獎證書給記者和攝像拍照展示,這也是戛納美中不足的一點:除了最佳影片的金棕櫚大獎,其他所有獎項都只有證書可以拿,沒有獎盃。
接下來的頒獎流程,青紅劇組是在無聊和失望中度過的:二等獎【評審團大獎】頒給了美、法合拍電影《破碎之花》;最佳男演員和最佳編劇都頒給了老當益壯的湯米.瓊斯;而最大蛋糕【金棕櫚獎】則頒發給了一對比利時導演,達內兄弟執導的犯罪劇情片《孩子》......
戛納影展結束後會有電影人派對,高揚和黃博無聊之餘也去參加了,結果到了地方才發現檔次一般...
黃博把他自己的手機遞給高揚看:“大揚,我找到那人是什麼毛病了,你看這條新聞!”
高揚接過手機,看到的是一條港臺八卦新聞,看完後依然覺得她的行為有些莫名其妙。
“原來她正和香江黎天王鬧情變,起因據說是她和張振拍戲時**?……可這跟我有毛關係!至於跟更年期提前了似的找我茬?
是怕我和她搶張振,還是小爺我長得像黎鳴?”
高揚想到這裡去衛生間對著鏡子照了照,發現他和黎鳴長相上沒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倒是因為這幾天在戛納沒做好防曬,搞得膚色和古仔有一拼...
“管你什麼原因呢,敢針對小爺...你三部電影沒了!!!”
請記住這句話:你電影沒了!)
在這個頒獎禮後的招待宴會上高揚和黃博接受了幾名國內娛樂記者的採訪後,二人就跑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睡醒後,乘坐飛機返回京城。
返回國之後,高揚才知道自己因為戛納影展短片獲獎而小火了一把,年僅十八歲的短片導演,創下了戛納電影節創辦以來最低年齡獲獎者的紀錄。
回到京城第二天,高揚和黃博以及攝影師王宇翰接受了電影頻道的專訪。
黃博和王宇翰當然誇讚高揚的才華和專業;
高揚也商業吹捧了一波:“黃博飾演的這個角色,除了展示人性中怪癖,還有調節短片節奏和氣氛的作用!如果用女孩跳舞,那觀眾最多會瞄幾眼,但是隻穿著內衣的黃博跳舞,觀眾們會笑出來。
這無疑可以切割之前節奏的舒緩平淡,也為最後一場戲的急轉之下做了鋪墊…黃博完成的很好,他是天生的演員!”
採訪最後,主持人問高揚對華夏電影參展國際電影節有什麼建議?
高揚想了想,面對鏡頭說道:“我們華夏電影人在影展上缺乏自己的宣傳優勢,我建議咱們電影頻道可以先行一步,在戛納這種級別的國際電影節上開闢…比如說每年影展期間舉辦以【華夏之夜】為名的藝術交流派對.....”
分隔線
高考臨近,高揚再一次出現在京城是6月3日——《青紅》的院線首映日。
京城新世紀影城,一行主創再次接受了媒體記者的訪問後,眾人又說了一些拍戲時發生的趣事。
最後一個問題是問高揚的:“高揚你在戛納頒獎禮的紅地毯環節,突然客串起了攝影師,給高媛媛拍攝現場照片,有人猜測你們因戲生情,請問你們是否......”
高揚和高媛媛聽到問題後相視一笑,他接過話筒回道:“你們可不要胡亂猜測哦~我和媛媛姐就是關係很好的姐弟,我也一直拿她當姐姐看待...”
高揚回答完這個問題後,發現自己當初被拒絕的憋悶感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面對高媛媛時的坦然和心無雜念。
他很確定,自己終於放下了。
這是高揚最後一次參加《青紅》相關的宣傳活動,這次之後他就回到津門備戰幾天後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