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自須彌袋中取出來一株形狀怪異的靈草,長著一根莖,兩片劍形枝葉,三枚黃豆大小的紅果。
流轉著一種莫名韻味。
“這就是君子客?有什麼用處?”小孟看不出究竟,問了小和尚一句。
“對,這就是君子客。”
小和尚告訴小孟,君子客蘊含劍意,對用劍武夫而言,為不可多得的聖物,可遇不可求。
其次,武夫之境,分為靈脈境,武師境,大武師境,武宗境,一分為九,各有神異。
靈脈衝關,真氣暢通,是修行的第一步。
隨後,破關入境,成武師,領悟道基,明曉日後要走的道路。
小孟用了十年,悟出了拙劍,突破武師境,有龍靈之力的功勞,也是水到渠成使然。
其上,大武師境,修士要凝結道果,所有的武夫皆成道臺,唯獨用劍的武夫,喚為劍丹。
武夫有了道臺,劍客有了劍丹,便可以自主吸收天地靈氣,無須打坐煉化,補充體內真氣消耗。
而,道臺,劍丹又分三等,凡俗之根,大道之基,天人之命。
凡俗之根,最為普通,晉級大武師便可凝聚,但以後的成就,一眼可望。
若有天地奇珍,靈藥仙草,可以凝聚大道之基,日後成就非凡,大道可期,君臨一方。
小孟此時有了君子客,有望凝聚大道之基。
至於天人之命,一來依靠天賦和機緣,二是寶物難尋,像道門有大能融合先天紫氣,一出手便是紫氣浩蕩十萬裡,佛門曾有佛陀得二十四顆先天寶珠,開闢了二十四佛國,讀書人看似無用,卻有經天緯地之能,夫子寫春秋,一筆斷歲月。
種種神異莫測,言語難述其能。
武宗境,一步登天,體內元嬰坐道臺,劍胎藏真意,可御空飛行,朝遊東海暮蒼梧,神仙一般。
其實,對於小孟而言,小和尚描述的東西,太遙遠。
知曉的太多,太詳細,反而不美。
所以,小和尚對武夫境界沒有細細言明,小孟也不曾追問,有些事情不需要挑破。
兩番戰鬥,小孟察覺了修為不足,對戰白衣少年,他還能周旋反殺,換作方臉男子的話,便只有引頸待戮。
他需要突破,提升境界。
那些靈石,便是依仗。
方臉男子自爆,鬧出的動靜很大,陸陸續續的有武夫走出渭水城。
小孟,和小和尚不敢過於逗留,便尋了方向離去了。
二人之前停留在渭水城,便是為了等待白衣少年報復,引蛇出洞。
可惜的是,沒有殺掉白衣少年,錯失了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