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能將其扒皮抽筋,挫骨揚灰。
他一路追查,在附近村落得知了訊息,滅了砍柴人的是,一位少年,和一個小和尚。
柳飛心喜,問了二人離去時的方向,一路追趕了下來。
三天前,小孟和小和尚一起滅了砍柴人營寨,救了無辜村民,而且下山以後,吃了一頓美味的熊心豹子膽。
當然,熊掌的味道,更勝一籌。
小孟問小和尚,他的修為有多高?小和尚笑了笑,起身比劃,手掌從頭頂落到了肩膀,說只有這麼高。
小孟被小和尚逗笑,指著他調侃,還沒有一人高,果然是低手。
“你誦經,砍柴人身上便竄火,這種手段,聞所未聞,過往的武夫,也沒有談起。”
小孟撕下火鷹腿,遞給了小和尚。
“那是業火。”
小和尚啃的火鷹腿,“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平生所作的惡事,種下的因,便是那一粒粟,報應就是代表著萬顆子的業火。”
盯著另一隻火鷹腿,小和尚的聲音戛然而止。
小孟無語,將腿遞了過去。
小和尚的眼睛成了彎月,“小僧誦經,只是勾動砍柴人心中的邪念。
經文不絕,邪念不斷,業火熊熊。
這個手段,小僧生來便會。”
“和尚,你不適合修慈悲。”
吃了一口鷹肉,小孟神情凝重的盯著小和尚,“跟著我一起成為武夫吧。”
“阿彌陀佛,小孟,莫要忽悠小僧。”
小和尚嘴角扯了扯,“師傅說,小僧是天生的佛子,金蓮伴生,佛入天下的重任,當有小僧一肩擔之。”
小孟笑出了眼淚,“他日你為佛首,我必成武帝。”
“井底之蛙,螻蟻望天,好大的口氣。”
此時,不遠處卻傳來一道譏諷的聲音。 小孟,和小和尚聞聲望去,原來是一位白衣佩劍的少年。
小和尚放下了手中的火鷹腿,“施主是誰?”“柳飛。”
白衣少年回了一聲。
小孟拿起身旁的鐵劍,“你家大人,不曾教你禮儀?”“禮儀用於人。”
小和尚盯著白衣少年手中顫抖的劍,笑的更濃了,“施主想動手殺小僧?”“是殺你們。”
小孟帶著一絲玩味兒的語氣,“掌櫃的說,大雪壓竹,不能斷其身,是因為低頭,你這麼剛直自信,從未擔心折在此地?”“巨龍豈懼螻蟻。”
白衣少年帶著哂笑。
“有道理!”小孟點頭,“殺我們,總得有個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