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廂名曰為,竹。
推開包廂門,屋內無一桌一椅,有的只是一片竹林。
竹林翠綠,枝葉間留著雨露,綠草撐起枝頭,菌菇張開傘骨,些許動物在上面蹦蹦跳跳,一切都在彰顯生機,步入其中連空氣也煥然一新。
在所有人進入竹林後,竹林枝葉散開,給眾人讓開道幽靜小路。
穿過竹林,前方便是一座涼亭,有山有水,還有魚。
滿香樓的規矩說來也怪,每次來的客人只可點一樣東西,這個規矩還是小孟行等人進來後,才被人告知,無飯無菜,這滿天竹林內的一切事物,便是選單。
小孟行曾問其可有人破過這份規定,那小二的回答也有趣,他回的是沒有,理由是他們捨不得。
留下這句話後,小二便走了,全然不在乎眾人的抉擇。
老人很守規矩,各自拎著魚竿安靜地坐到湖邊,無勾之線落入湖底,大有一股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氣勢。
孩子們就比較鬧騰,在小二離開後,一波鑽入林子,一波下河,最後一撥人山上。
山中沒有野獸,只是奇怪的事,以小孟行破天門級別的神念都望不到盡頭。
看了洛錦雲一眼,她也是搖頭,表示她也探不底。
這就有意思了。
不過小孟行沒去深究,畢竟他是來吃飯的,而不是來找茬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何必執著太多。
秘密這東西,不是知道的越多,死的就越快嗎?一花一草,一砂一礫都可當做食物,這話是店小二說的,只是路遇的每塊石頭,或是花草,小孟行皆用神念掃過,無論分子構造,還是物質成分他都看不出半點能啃的成分。
再說就算是真的能吃,一砂礫,恐怕連塞牙縫也不夠吧。
想著他從河堤撈來一沙子,沙子放在掌心,正當他考慮怎麼吃之時,沙子變了,變成了一碗清湯,這就是小孟行的選擇。
湯水清澈透底,要不是水面飄著些許蔥花,還有他檢測到湯中的油鹽物質的話,說這玩意是泡了蔥花的白開水,他都信。
抿下一口,苦。
第二口,酸。
第三口,澀。
第四口,辣。
第五口,鹹。
第六口,甜。
第七口,是什麼味道,小孟行沒嚐出來,或許只是碗水吧。
七口喝完,湯水也盡。
再回首之時,手中碗也成沙。
一碗湯水嚐盡人生百味,苦也好甜也罷,最終還不是歸於一碗涼水,平淡無味。
說實話,以上都是扯淡。
這場飯,小孟行吃的不是很滿意,店小二說的捨不得,他也沒嚐到,先前期望有多大,如今失望便有多少。
不過貌似除了小孟行,洛錦雲等人好像都有所感悟,孩子們更是又瘋又笑,但到最後留下的只是淚。
老人沒什麼好說,是笑是苦,他們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