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三月初,國賊郭汜、李傕叛亂……丞相玄玉率軍平亂,誅國賊、救王上……然天不見憐,郭汜不尊人道,不曉禮法,妄殺朝中公卿大臣……楊太傅、朱太撲等六十餘……死於非命。今朝中多位空虛,王上心焦不已。丞相為解困局,借鑑他國制度,推陳出新,改革選官祖制,乃是大漢幸事!”
“……建安元年七月,招賢令出,將歷時五月,至年底,共分三次考試,兩次應試,一次殿試……不論出身貴賤,不分嫡庶老幼,任人唯才已。……”
一道御旨,洋洋灑灑差不多一千多字,其中除了歌頌玄玉功德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公佈了這次“招賢”的具體流程與安排。
大致意思就是,從今年七月開始,直到年底才會結束。
這其中共分為三次考試,其中第一次開始的時間是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的那天。
第二次是十一月一日開始,考試地點就在洛陽城中。
這也是為什麼要設定多場考試的原因。
因為大漢各地,距離洛陽的遠近也不一樣,有的人會早到,有的人會晚到。
所以,前面的考試玄玉就設定了兩次。這兩次考試雖然內容不一,但是難度都是一樣的。
在透過了這次考試後,在年底除夕那晚,還會有一次殿試,由獻王在宣德殿面見這些人才,並且玄玉親自出題,讓這些人輪流作答。
在經過殿試之後,便可以依據玄玉等人的滿意程度授予不同的官職了!
可以說,玄玉這道“招賢令”直接讓大漢各州的人民都沸騰了。
如今的大漢,普通百姓哪有為官的機會?
現在的官僚體系,幾乎有九cd把持在世家大族的手中!剩下的一成,要麼是賢名遠播之人,要麼是名師之徒,尋常的百姓,基本沒有出路。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玄玉讓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有才之士,也有了出頭之日。
他們能不高興沸騰麼?
當然,有高興的人,就一定會有憤怒的人。
相比於大部分的平民來說,那些世家眾人,就沒有那麼高興了。
玄玉這是直接打破了他們的壟斷地位啊!
大漢世家,之所以高人一頭,便是因為他們世代為官,把持著整個大漢的官僚體制。
各個世家家主,都恨不得直接把他弄死。
可以說,玄玉這個舉動,雖然得了民心,但卻失去了世家的支援。
不管怎麼議論、抨擊,也不管你是高興還是憤怒,招賢令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天下有些抱負的人,都在第一時間湧向了洛陽!
對於這種情況,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曹操與劉備!
“奉孝,白青玄不分門第,不論出身,招賢納士,此人日後必成大器啊!”曹操仰天長嘆。
此時曹操正準備出征徐州的事宜呢,沒想到玄玉又來了一招“招賢令”,真是讓曹操有些措手不及。
別人誇讚或是謾罵玄玉,曹操都不理會,他直接就看出了玄玉這一手的深刻含義!
首先是在向天下宣告,漢王還在,這是大漢的天下!
而他玄玉是大漢的丞相,洛陽才是大漢的權利中心!
其次,玄玉這是在為了以後的戰爭做準備!
如今什麼最珍貴?
是兵馬?是城池?還是糧草錢財?
這些都不是!
雖然人馬、城池、糧草也很重要,但是都沒有人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