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軒有些靠到了椅子上面,他感覺自己的腦袋稍微有點不太舒服。
丟失人性。
這可是陳軒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陳軒從一出生開始就不是正常的孩子,他是無靈根,伴隨而來的便是巨大的壓力,世界不認可他,他永遠無法利用這個世界的主流資源,他在這個世界當中就是一個典型的異類。
而且還是那種非常異常的異類。
他永遠都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的修士,也永遠都沒有辦法獲得真正尊重。
他在這種壓力之下長大,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沉浸在了書籍當中。
他在書本當中瞭解了世界,瞭解了人類,瞭解了整個社會,但是他卻依然在這個領域當中不斷的折騰著,爭取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存之道。
而他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懷疑過自己生存的意義。
他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的。
他充當好了陳家大少爺的身份,充當好了親人的身份,充當好了朋友的身份,甚至充當好了那麼一個認真學習的學生的身份,但是陳軒卻從來都沒有在那之中感覺過自己真正活著。
他是為了什麼而活著的?有的時候,他只有在讀書的時候才有過類似於活著的感覺。
直到後來,他漸漸的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軌跡,才漸漸的讓自己平靜了下來。
他成為了一個利己主義者,一個現實主義者,一個無尊嚴主義者,一箇中庸主義者,這一切都是他奮力之後,最後得出的、無奈的答案。
但是他也從未思考過拋棄人性。
陳軒從來都不是天才,他只是一個一般人,他的所有知識都是在書中學來的,如果真的說他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唯一一點的差別就是他能夠非常順利的把自己學到的那些東西。
這也就導致他在四歲的時候就過了本來應該十四歲才會出現的中二期,在十歲的時候完成了高中時期敏感的多愁傷感的。當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思考起來了社會問題和個人存在的問題。
這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件遙遠的事情,甚至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甚至都會嘲笑陳軒,說陳軒總是在想那些有的沒的,但是陳軒不在意——和那些豬玀們講那麼多的東西完全就像是浪費時間一樣。
但尤其是他這樣的人,他才更瞭解人性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如果他失去了人性,他會變成什麼?
絕對遵從自己利益的怪物?還是說絕對調平社會的中庸主義者?
但是無論哪一個,這都對人類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他是利己主義者,但是他絕對不會允許整個世界在自己的影響之下走向死亡。
這是他最後的尊嚴。
但是……他又能做什麼呢?
——陳軒再一次陷入了茫然當中。
“想什麼呢?”莫兒出現在了他的身邊,朝著他笑了笑,道。
陳軒白了莫兒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