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隊在層巖巨淵的任務基本上結束了,並且在這最後的時間裡,那十幾名失聯者中又有七人被搜救隊發現,最終倖存者的數目達到了四十六人。
雖然搜救隊中的千巖軍全都是當之無愧的精銳,而且採取的策略是穩紮穩打的步步推進,同時後勤方面的保障也做到了幾乎最好,可以說已經把能做的都做了。
但是在情報資訊還不完備的情況下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萬全之策,在危機四伏的層巖巨淵地下礦區內意外總是無法避免的。
於是在任務完成解散搜救隊時,最終還是有著近四十人次的受傷記錄,其中甚至還有三名千巖軍將士身受重傷不得不選擇提前退役。
最大的幸運是並沒有人員因此遇難犧牲,無論是千巖軍還是後方的民夫。
儘管因為搜救行動的後勤需要徵召了不少民夫,可他們基本上不需要親自進入地下礦區,在這些天只要利用好上方的機械裝置給地下礦區內的搜救隊提供各類物資補給就是他們幾乎全部的任務了。
所以在這些位於基本安全後方的民夫們之中,也就只有部分人因為不太適應層巖巨淵的環境而出了點食慾不振或拉肚子之類的小問題。
可以說,作為一次進入層巖巨淵地下礦區的搜救行動來說,這樣的損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雖然對於璃月方面的犧牲,門沙克曾經向刻晴表示愚人眾可以提供相應的補償,但是和救出第九連隊士兵的賞金不同,對於這一點刻晴沒有一點猶豫的拒絕了。
因為總務司對於工傷有著一套自己的處理標準,本來就不需要外人摻手,更不用說是愚人眾了,這種小便宜刻晴自然看不上。
而搜救隊的戰果也非常不錯。
第九連隊六十四人中的倖存者為三十六人,其中四肢俱全可以繼續留在一線的僅有二十一人。
被找到遺體或者部分殘骸,能夠直接確定已經犧牲的有十七人。
至於最後的十一人,千巖軍發現了部分遺留物品,其中還有一部分沾染了血跡,不過絕大多數並不能直接反應其主的身份,其中包括卡特琳娜弟弟尼古拉的徽記在內也只有四人被確定失蹤地點。
儘管已經凶多吉少,可畢竟沒有死亡的直接證據,所以這十一人被認定為了失蹤者。
當然在至冬愚人眾的規章制度中,失蹤者可不會被排除傷亡名單然後不了了之,在達到一個不算長的失蹤期限仍未重新歸隊後,其家屬就能夠得到與犧牲者家屬同等的撫卹以及其它待遇,甚至失蹤者在期限後回來也不會剝奪,只是本人的現役身份沒了而已。
可以說失蹤者基本上等同於犧牲者,只是給其親屬多了一絲希望。
回到第九連隊上,雖然單看倖存者數量這一點貌似還算不錯,可是連隊的老兵已經損失慘重,高層的尉官全部犧牲或失蹤,作為中堅計程車官也只剩兩名上士、一名中士以及四名下士共計六人,剩下的全是新兵。
而且其中還有四名士官至少存在肢體功能性殘疾,在回到至冬後這四人就將會直接退出一線編制,就算有部分經歷這一切完成蛻變的新兵頂上,這支殘廢大半的連隊想要恢復連隊級戰力正常情況下還得休整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這些與門沙克無關,他接下來唯一要做的就是在這些已經被送往璃月港的第九連隊士兵接受診斷治療以及相關的問詢後,再將他們安穩的送回至冬而已。
一來是第九連隊在地下礦區的表現有目共睹,二來是這些倖存計程車兵在經歷生死後歸心似箭,三來門沙克也跟他們每個人單獨聊過確認沒有人有搞事的想法。
所以在經過商議之後,刻晴同意了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在璃月港限制第九連隊士兵人身自由的內容,而作為交換則是第九連隊不能隨身攜帶武器裝備,在進入璃月港前總務司會由專人負責封存事宜並在第九連隊返回至冬時再解封返還。
而那所謂的專人也不是隨便指派的,為首的負責人正是甘雨,所以門沙克並沒有異議,並且很快就說服了第九連隊中零星的部分不同意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