銥星系統當時的使用者僅僅才5.5萬,產生的利潤還不夠維護銥星系統執行,更別提收回成本了,摩托羅拉和其他資本一起成立的銥星公司宣告破產。
銥星系統的失敗有市場、技術、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這些暫且不提。
其實除了銥星計劃,其他公司也提出並實施者類似的計劃。比如現任特斯拉公司、太空探索公司CEO的馬斯,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交了星鏈計劃申請,並且已經開始實施。
星鏈計劃也是利用小型衛星佈局全球的通訊和網路服務的功能,按照理想計算,它提供的服務能夠讓全世界每一個角落都能享受暢通無阻的通訊服務和堪比光纖的無線網路服務。
然而這個計劃還在研發進行過程中,預計成本將超過百億美元。
除了他,準備實施類似計劃的公司還有不少,但也只是存在於計劃書上,並沒有具體的工程。
對比起來,天網給出的小型衛星效能就要高階太多,製造成本也大大降低,這其中涉及到太多技術的改良,盧子信自己都還沒搞清楚。
盧子信繼續問道:“按照這種小型衛星的功率,我們需要多少顆才能形成全球網路?”
RI8901回答道:“主人,這種小型衛星的功率非常強大,只需要48顆衛星就能覆蓋全球。但是這樣只能為大概8000萬以下的使用者提供服務,如果使用者量增加,同時還要對應的增加衛星數量和地面訊號基站。”
“48顆!就是增加十倍,也只有480顆!實際執行過程肯定不需要480顆。”盧子信心裡大喜,要知道,就算一顆衛星連帶地面基站及其他裝置的製造成本達到一億,48顆也才48億,而且是華夏幣,不是美元。
而馬斯提出的星鏈計劃,剛開始預計需要發射的小型衛星就有四千顆,後來計算發現4000顆還不夠,需要一萬兩千顆左右才能完成!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簡直就是大哥大手機和現在紅信智慧手機之間的差距!
“如果建成這個小型衛星全球通訊及網路系統,那麼全世界的使用者都能透過我們的衛星訊號使用通訊和網路服務……”盧子信只是簡單的一想,就發現這其中的巨大商機。
到時候,紅信就不再侷限於各地的電信運營商,直接自己就能為全球提供電信服務!而且網路速度也將從4G、5G時代直接飛躍,達到6G網路服務,那時候所有的智慧服務將不會受限於網速,達到最高的效能配比……
這將是可能改變全世界通訊及網路服務行業的巨大設想!這種變化,就相當於從有線時代就進入無線時代,而盧子信將要做的,是將全世界從無線時代帶領到全球超級網路時代!
想到這些,盧子信就熱血沸騰,這是劃時代的科技專案。如果能做成,到時候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就再也限制不了紅信,除非他們想要美國的通訊服務落後於世界水平,那樣就是他們答應,美國的民眾也不會答應!
而這個專案的目標市場,是現在全球每年超過兩萬億美元的電信服務市場!
設想要想成為現實,其路漫漫,光是建立研究基地,研發小型衛星,估計就要花費不少資金和功夫,這還只是開頭,後續的工作更在百倍以上。
不管後面的工作有多複雜,盧子信當下就跟RI8901和鐵頭娃一起研究起小型衛星及專案的理論實施辦法來。
整整一夜,盧子信都處於精神亢奮的狀態,絲毫不覺得疲倦,甚至已經忘記了時間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