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魏官場規矩。
曾邵道:“季白去籌辦給翟老太太的壽禮了。”
呂文正稍一遲疑,曾邵便解釋道:“便是咱們武安縣那位探花郎的老祖母,這月中便是六十大壽。”
古代六十歲便能稱為大壽了。
呂文正想起來了,今年開春舉行的三年一屆殿試中,武安縣出了一位探花郎。
科舉進士分為三等,一等三甲,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
二等賜進士出身,有三十多名;三等賜同進士出身,三百多名,縣尉曾紹便是這一類。
只要是進士出身,都會除授官職。
每年大量新官員入場,正是造成大魏冗官的最大原因之一。
不過在這個時代,每三年才產生的一等三甲進士,會被百姓比作天降文曲星,是神明般的存在。
武安縣自從春天產生了一位探花郎後,整個縣的功德便直線上升。
“我記得那位探花郎名叫翟,翟......”
呂文正一時想不起來了,本來年紀就大了,再加上經歷了一場牢獄之災,記憶裡快速衰退。
縣尉曾邵道:“是叫翟承志,家裡只有一位老祖母了。”
呂文正泯了口熱茶道:“對,想起來了。”
翟家原本是南遠鄉的一個農戶,自從翟承志考中新科進士探花後,翟家便被絡繹不絕拜訪的商人踏破了家門。
那些粗鄙的商人,也想攀龍附鳳,簡直痴心妄想。
新科進士探花郎,那便是公主駙馬的存在,就連他這個縣令攀親戚也八竿子打不著。
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翟家親戚也跟著豪橫起來,把翟老太太侍奉的跟老祖宗似的。
不過翟承志發跡之前受了不少委屈,所以一考中進士後,便同武安縣主簿季白書信一封,請他代為照看老母親。
季白與翟承志是有私交的,不過作為縣令的呂文正也在中間橫插了一腳,提前在縣內中心購置了一處院子,把翟老太太安置進去,並佈置了三四個女婢伺候著。
季白當初沒少跟他置氣,但總歸比不過官場老油條呂文正。
“既然主簿大人一出獄就趕置壽禮去了,我們也不能落後。”
曾邵拱了拱手:“我已經讓小的去準備了。”
這時外面傳來豪爽的笑聲,只見眼縫狹長有些奸相的老道士李元明走來。
他是武安縣道長,管著九座道觀,此前也被功德之事牽連了。
在武安縣,官場上有縣令、主簿、縣尉主事,面子上有男爵許景行撐著,在宗.教領域則是老道士李元明的天下。
喜歡長生武道:從熟練度面板開始請大家收藏:()長生武道:從熟練度面板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