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點頭如雞啄米,嘴裡道:“孫家大爺著實可恨,就是我們這不讀書的鄉下人,也聽過那南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忘恩負義禽獸不如!”
探春失笑道:“是東郭先生和狼,說的是春秋時晉國大夫趙簡子在中山打獵,一隻中山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被東郭先生救了,回頭卻要吃了東郭先生的故事。姥姥說的是,這孫紹祖可不就是中山狼麼,也罷,以後背地裡就這麼叫吧,總比姨娘一口一個孫忘八好聽。”
劉姥姥聽得大樂,拍著巴掌道:“姨奶奶倒是個爽快人!”
探春又道:“雖說男人中壞到如這中山狼的總是少數,可公子王孫雖多,哪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就丟在脖子後頭了,甚至於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若孃家有權有勢有人撐腰還好些,若是孃家不行了甚或孃家無人,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
劉姥姥欲言又止,囁嚅半天道:“姑奶奶這可是想多了,府上如此富貴,還有宮裡的娘娘,哪裡就說得上不行了?便是拔根汗毛,也比我們的腰粗。”
探春拿起茶盞讓道:“姥姥年紀擺在這裡,您就是我的長輩。我雖年輕也知道分寸,斷斷不敢嫌貧欺老的。我既誠心請了你來,有事便不瞞你。你聽我這幾日和你說的話,都是不可對外人言道的,就知道我拿你當自己人。咱們開啟天窗說亮話,姥姥莫非擔心我與你計較不成?”
劉姥姥忙接過茶盞道:“我的姑奶奶,我哪裡是這個意思!我們鄉下人不常進城,這些年托賴府上照應置了好些田地,我姑爺三不五時也往城裡走一遭。我總吩咐他,但凡進城,定要留心府上的訊息。他回去不免學些新鮮話與我們聽。只是我受了府裡的大恩,豈能隨著外頭不懂事的人胡亂嚼蛆,跟著說些府裡的壞話呢?”
探春拿起茶盞喝了口茶,託著茶盞子道:“姥姥,我更是我們府裡生養長大的,難道就因為嫁了人,就不認孃家了?說到哪裡去也沒這個道理不是?只是該如何就如何,我不說孃家的壞話,孃家就不壞了?反倒是說出來,才好拿個主意是不是?成日裡裝得天下太平,捏著鼻子哄眼睛,等裝不下去了,才有得哭呢!”
劉姥姥正吃茶,聽了這話急急丟了茶盞道:“我的姑奶奶,您趕不成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投胎吧,看得清楚,說得明白!府裡的璉二奶奶也跟您一樣,心裡嘴上都來得,模樣兒自不用說,做人真是爽利!罷了,我也不瞞姑奶奶了,外頭的人打量著府裡不知怎麼樣有錢呢!有說賈府姑娘做了娘娘,把皇上家的東西分了一半子給孃家。也有說貴妃娘娘省親回來,親見她帶了幾車金銀回來,所以家裡收拾擺設的水晶宮似的。還有歌兒呢,說是寧國府,榮國府,金銀財寶如糞土。吃不窮,穿不窮,算來總是一場空……”
劉姥姥說到這裡,猛然嚥住,袖著手訥訥道:“姑奶奶,我一時嘴快,帶了出來,哎,打我這張老嘴!”
劉姥姥說著作勢要抽自己耳刮子,探春急忙將她手攔住,嘆道:“外頭的人,倒比我們自家的人看得明白。我在家當家的時候也知道,榮府裡每年平添了許多花錢的事,卻又不添些銀子產業,出的多進的少。逢年過節娘娘雖有賞,不過是些綵緞古董頑意兒。縱賞銀子,不過一百兩金子,才值了一千兩銀子,夠一年的什麼?難道娘娘還能把皇上的庫給了我們不成!她縱有這心,她也不能作主。三代下來,寧榮兩府不過是面子光,內囊卻也盡上來了。若還跟從前一樣,我又怎麼會嫁到孫家來?”
探春說著,那眼淚滾珠一般落了下來。劉姥姥忙道:“原是我不好,勾起了姑奶奶的傷心事。”
探春拿著帕子拭淚道:“不關姥姥的事,咱們這樣說話才顯得親近。別的不說,咱們只看璉二嫂子。她孃家王家你再清楚不過了,不比我孃家賈家差。鳳姐姐和璉二哥哥本是親上加親,璉二哥哥娶了如此美貌能幹的媳婦,又如何?璉二嫂子把平兒開了臉,大老爺賞了個秋桐,璉二哥哥還偷偷在外頭娶了個尤二姐,露水情緣更是數不過來,只是我做閨女的時候便是聽說了也只能裝不知道罷了。都說尤二姐進府不上一年就沒了是個可憐人,璉二嫂子難道就不可憐?鳳丫頭平日裡霸王似的,自己過壽璉二哥哥還偷人,說她潑婦嫉妒,哪裡說理去?我見過鬼了還不怕黑麼,就算再嫁一個比中山狼強的,也不過五十步笑百步,我何苦糟踐自己呢?”
劉姥姥聽得點頭,嘴上還是惋惜道:“姑奶奶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這世道便是如此,便是咱們鄉下人,多收了十鬥糧食多下了五頭豬崽,就鬼迷了心竅,或說想去青樓逛逛,或說想買個丫頭,甚或說想找個小老婆的都有,非得屋裡爹孃或者婆娘臭罵一頓略有兩個錢就燒得慌才醒轉來。不過鄉下人,更多是說女人家頭髮長見識短,女兒都是賠錢貨,吃飯都只能在灶下,不能上桌,又或是喝醉酒打老婆,最是可厭。我家老頭子死得早,我就一個閨女,寧可守寡拉扯大也不改嫁,便是因此。可是姑奶奶,您這個樣貌,這個氣度,這個人品,這個身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姑奶奶這樣的佳人,就得個戲裡的才子得了去,郎才女貌,和和美美過一輩子,將來給您掙個鳳冠霞帔,生個大胖小子中狀元,才是正經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探春叫她說得心嚮往之,終究還是苦笑道:“姥姥也說了,這都是戲裡的才子佳人故事,誰不想郎才女貌和和美美過一輩子呢,只是哪有這麼好的事兒!那年府裡過元宵節,老祖宗還掰過謊,說這才子佳人戲都是一群不得志的書生寫出來騙人的。就拿《西廂記》來說,原出自唐人傳奇《鶯鶯傳》,真正的崔鶯鶯小姐被張生始亂終棄,改嫁他人。所以這戲看了做個消遣也就罷了,若是真信了這戲裡的故事,照方抓藥地找婆家找姑爺,竟是找死呢!”
劉姥姥無話可說,也只能嘆氣道:“誰叫姑奶奶這般好,能配得上姑奶奶的男人,只怕還沒投胎呢!府裡的寶二爺倒是好,恁般俊秀,人又和氣,憐貧惜老的,只可惜是姑奶奶親哥哥,也不知道將來哪一個有造化的得了!姑奶奶這麼說,要守便守吧!橫豎姑奶奶年輕,遇不上好的便守,落個清淨自在。便是守個幾年改主意了,又或者遇著合適的,也不必就把話說死了。”
探春拉著劉姥姥的手道:“我實話告訴姥姥吧,以我的出身斷不能改嫁,正好我剛送走了這麼一個姑爺,自己也不想改嫁。既然要守,說不得要籌劃一二。”
劉姥姥摩梭著探春的手道:“好姑奶奶,既然拿定了主意,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您儘管吩咐!”
探春便道:“如此我便不客氣了。我的嫁妝都是田地莊院收租,孫家產業裡頭卻有兩家商鋪。田莊可交給莊頭打理,鋪子的掌櫃夥計卻需得東家自己留心看著。我一個婦道人家不好拋頭露面,且寡婦門前是非多,怕惹閒話。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我想請璉二哥哥將鋪子和這處宅子都盤出去,多買些田地,搬去與姥姥做個鄰居,彼此有個照應,姥姥說可好?”
喜歡賈探春嫁了孫紹祖請大家收藏:()賈探春嫁了孫紹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