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餘被孟家收養了八年,已經十六歲了。孟歡和孟妍這時依舊在孟府請來梅鎮的先生教導。孟之煥見祝餘如此聰穎,加上對祝餘的喜愛,便破費將祝餘送到這裡。
洛城位於梅鎮以南,四通八達,市井繁榮。
玉麓書院便是洛城最好的書院,許多從這裡出來的人都考取了功名。祝餘便被送到這裡讀書。
馬蹄落在書院門口,揚起濛濛的灰塵。
“怎麼如此眼熟…”祝餘下了馬車,看見一道熟悉的身影,思緒萬千。
祝餘深吸了一口氣,抬腳走進了書院。
朗朗的讀書聲傳入耳中,四周的樹木鬱鬱蔥蔥,起風時發出沙沙的樂章。
一位老者身著長褂。揹著手,慈眉善目,鬚髮皆白,帶著笑意。
祝餘見了他,不敢怠慢,馬上行了一個禮。
馮老先生在這玉麓書院資格最老,教匯出了許多優秀的弟子,甚至有知府大人這樣的人物。
年事已高,但是身子骨還硬朗著,喜歡在書院中走一走,正巧碰見了祝餘。
馮老先生沒有過多言語,只是和藹地點了點頭,轉過身繼續慢慢地踱來踱去。
“不等我啊你。”甄辛拍了拍祝餘背後,抬手擦了擦額頭。
甄辛是以祝餘陪讀的身份進到玉麓書院的,但是卻可以上課,成績優異的話甚至成為正式學子。
這也是得益於馮先生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
祝餘揶揄道“等你幹嘛。”
“哼。”甄辛撇了撇嘴,把肩上的包袱扔給了祝餘。
祝餘提著包袱走進了學子們的宿舍,二人一室。不過時候尚早,同學們都在上課。
學舍都在靠近大門的兩側,中間是一條寬寬的石板路一直通向書院背靠的小樹林裡。學子們住在那林子後面,平常休息時也常常有人坐在其中的涼亭中。
知了叫個不停,吵得祝餘有些心煩,可關上窗子屋子又十分悶熱。
“太熱了......”祝餘沒想到洛城的夏日竟然如此炎熱。
孟夫人叮囑過祝餘要第一時間跟自己的先生問好,祝餘稍微歇息了一下,便到教室門口等著先生下課。
甄辛把東西收拾好以後,同樣也跟著祝餘在門口站著。
等了好一會兒,祝餘都有些走神時終於下了課。甄辛推了推祝餘,祝餘反應過來,對著面前的中年男子恭敬地說“學生祝餘,見過先生了。”
甄辛照做。
那先生雖然長相普通,但是有一種很溫柔的氣質,讓人覺得很舒服。
“好了好了。”先生擺了擺手,溫和地笑這說“東西都安排好了吧?”
“安排好了。”祝餘和甄辛異口同聲。
“那好。”先生看了一眼不遠處蜂擁的人群,“餓了吧?不如我們一起吃個飯?”
“好的好的。”祝餘開心地點了點頭,甄辛也是滿口答應。
三個人在書院附近的飯館坐下。趁著等菜的功夫,甄辛開口問道“不知先生如何稱呼?”
先生拍腿,輕聲“啊”了一聲,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我竟然忘記介紹我自己了。”
他又繼續說道“我姓孫,名玉峰。”
祝餘和甄辛相互看了一眼,虛偽地誇著好名字。孫先生看出了他們的想法,也沒有戳破,反而開心地接受了他們的誇讚。
一共點了兩盤菜,孫先生指著其中的一盤說道“這道菜是我們洛城的招牌,來,快嚐嚐。”
祝餘和甄辛嚐了一口,別說,還真好吃。
孫先生得意地看著兩個孩子“洛城魚肥,梅鎮酒美。”
二人自小生活在梅鎮,卻是頭一次聽過這樣的說法。
不過祝餘隱隱覺得在哪裡聽過,仔細想下來又沒有頭緒,所以不由得有些出神。
“喂。”甄辛看見祝餘發愣,輕輕踢了他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