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回到原部隊,只是部隊改了編號,老谷找不到只能就近參加兄弟部隊。
跟隨部隊,老谷打過長江,來到福建老家,後來又參加了朝鮮戰爭,從朝鮮回來後,老谷天南海北的找著團長,想問一下他當時有沒有讓人吹號。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老谷找到了老部隊,可惜團長已經犧牲,只見到了團部的秘書,瞭解到當時團長早已決定不吹號。
因為一旦吹號命令連隊撤退,敵軍大部隊就撲過來了,大部隊損失會很嚴重,得知真相的老谷很是傷心。
因為連隊的烈士們沒找到遺體而被定為失蹤,為了給戰友們要回應得的名譽。
老谷一個人到煤山去找那個當年埋藏著戰友遺骨的礦坑。
最終找到,地方政府在烈士犧牲的地方,建立了一座英雄紀念碑。
建成儀式上,在墓碑一側,小心地放了一把當年戰友們盼望的集結號,烈士英魂終於能夠安息。”
“很不錯的故事,難得你……”聽完故事的謝非已經熱淚盈眶,他擦乾臉上的淚水,說道,“只可惜,影片有點過線,很可能……”
“所以才讓老師你給評價一下,是拍還是放棄。”
雷衛東當然知道謝非的意思。
影片《集結號》上映之後,網上傳出一股歪風,那就是“看了《投名狀》,才知道兄弟靠不住,看了《集結號》才知道組織靠不住。”
雖然在團長看來,犧牲一個連隊,丟卒保車讓大部隊獲取安全轉移的時間,是無可厚非的,但在連長老谷看來,犧牲不怕,關鍵不能白白當炮灰被上級拋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影片最大的矛盾點就在於,團長……
電影裡沒事,劇情衝突能吸引更多觀眾關注,讓票房更高。
但現實中就不行了,這是給……
為什麼馮導在影視圈地位這麼高,其原因就在於他拓寬了內地電影的題材。
在別的導演還在對海外電影節的獎盃頻拋媚眼的時候。
馮導站出來,向國內觀眾“拜年”,開啟了賀歲片的序幕。
當大多數導演亦步亦趨地學著馮導用商業走路,靠一張張電影票賺錢的時候,馮導學會了在電影中植入廣告,做起一秒鐘幾百萬上下的生意。
關於廣告植入,誰是內地銀幕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難考究,但馮導絕對是將這一項業務發揚光大的先驅。
而在學院派導演放下架子,獻媚大眾時,馮導開始了自我轉型,試探上面的審查底線,拓寬電影題材。
《天下無賊》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為以“賊”為主角,劇本一直無法過審,用上面的話說,
“小偷小摸怎麼能做電影的主角,你家的賊這麼高尚,明顯在誤導觀眾的價值觀,不能上映。“
為此馮導專門求助王碩。
王碩看了劇本,說道,“讓女賊懷孕,為了下一代改邪歸正,不就符合主流價值觀了。”
所以,這才有了電影的結尾,劉諾英面對警察的提問回答說:“我懷孕了,怕遭報應,想做善事積點德的鏡頭。”
也就是從哪之後,電影中有了小偷小摸當上主角的情況。
《集結號》、《1942》、《芳華》也都是一樣,往往是馮導拍了試探稽核尺度之後,大家才反應過來電影可以這麼拍,一窩蜂的擠了上來。
“先把故事寫成小說出版,看看反響如何再做決定。”謝非給雷衛東出主意,
“你不是作家嗎,可以先出小說,相比電影,小說稽核的尺度就寬鬆多了,就好像《白鹿原》都快趕上小黃書了……”
喜歡夢想從1999開始請大家收藏:()夢想從1999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