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衛東入住米高梅第一天,就把張蓉扶上執行長也就是總裁的位置。
這一男一女兩個黃面板的人成為米高梅權利負責人不說,還對米高梅進行改革,換掉執行官、高管這些常備動作就不說了。
關鍵是,把早已經立項甚至開始拍攝的電影,除了少數幾部,其餘一股腦砍掉,導致2000年甚至2001年上半年竟然沒有一部屬於米高梅的大片上映。
這種操作讓很多美國保守派媒體嗤之以鼻,認為在雷衛東手裡,米高梅不僅不能浴火重生,反而會破產,甚至關門倒閉都有可能。
很多人都等著看米高梅也就是雷衛東的笑話,甚至有人為,在雷衛東手裡米高梅能堅持多少天而打賭……
相比於美國還有歐洲媒體的冷嘲熱諷,亞洲這邊的媒體就好多了。
日笨、韓國以及東南亞地區,因為事不關己,雖然進行報道也都是一帶而過,沒有長篇大論,香江和內地的媒體就不行了。
香江是因為影視發達有著東方好萊塢的美譽,一代代電影人最大的願望就是打進好萊塢,為此發起了一次又一次挑戰。
只可惜,雖然有少數明星和導演成功,但電影公司,無論是邵氏還是嘉禾都敗退了回來,而現在。
雷衛東一個內地仔,竟然收購了米高梅,成為好萊塢巨頭的主人,給香江電影人的震撼不亞於十八級地震。
《東方日報》《明報》《星島日報》《大公報》……這些香江的報紙,不管立場如何和娛樂沾不沾邊,全都在頭版頭條刊登了雷衛東收購米高梅的訊息。
看著雷衛東在米高梅總部前意氣風發的樣子,香江的電影人嫉妒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還是落後的內地同行嗎,怎麼不聲不響就入住好萊塢了。
至於內地,00年初的時候,社會風氣還處於國外月亮圓,國外空氣好的階段,從來都是外資收購內地的企業。
突然有人收購了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公司,還是影視公司,這給國人的震撼比月亮從天上落下好不了多少。
這麼說吧,內地的媒體人得到訊息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今天是不是4月一號的愚人節,是不是美國那邊忽悠人的,等到訊息確定之後,媒體人幾乎發瘋了。
《人民.日報》這樣的喉結還好,只是進行簡單報道,併科普了一下米高梅的歷史,對國家來說,收購米高梅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小了。
地方上的媒體可就不行了,不論是報紙還是電視臺,只要是和娛樂有牽扯的,全都瘋狂的報道了這一訊息不說,稱雷衛東為華娛電影的救世主,領頭羊。
某狐、某浪這些入口網站更在頁面上掛出了大大的標題,唯恐進來的網民人看不到不說,有些媒體直接對雷衛東跪舔……
都是錢鬧得……收購米高梅的雷衛東能有多少身價,外行人不太清楚,但是十億美元是跑不掉的。
這錢放到國內是啥感念,別忘了雷衛東還不到二十歲,未來能有多少錢沒人能估計。
雖然國內是官本位社會,但誰都不能否認有錢能辦成後很多事,特別是雷衛東這種有錢還有名的,帶來的效應和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熊貓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