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砸盤,泰國央行開始反擊,先是動用100億美元接盤空軍丟擲來的泰銖,同時禁止銀行借泰銖給國際遊資。
同時,泰國開始打擊放出不利言論的媒體,出動警察進入交易所和監管機構進行調查,追蹤抓捕空頭賬戶的控制人。
只不過,資本主義對國家的控制力遠遠比不上……這些做法不僅沒有阻止大勢,反而自己的公信力進一步下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別說外資了,就連本國的老百姓都認為泰銖的價格要崩盤,紛紛把手裡的泰銖換成美元,以至於短時間內,也就是6月底的時候。
泰國外匯儲備下降300億美元,到了7月2日剩下的外匯貯備不到20億美元,看著國際遊資繼續砸盤,彈盡糧絕的泰國被迫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度。
於是泰銖崩盤,短時間內貶值五成,也就是說整個國家的財富被西方資本洗劫,即使不到百分之五十,至少也有百分之三十。
這可是數千萬人口奮鬥幾十年才積累的財富。
其中受害最嚴重的要數那些借了大量外幣債務的金融機構、企業、個人。泰銖貶多少,他們的外幣債務就同步增加多少。
因為和內地不同,完全開發市場的泰國,其正規的金融機構負債端是美元,也就是他們的欠款都是從從境外借的低息美元貸款。
這些借來的錢基本投入國內,創造的資產是泰銖。
所以,當泰銖狂貶50,這些機構和企業資不抵債,遂紛紛破產。
於是,外資抄底。
泰銖的失守只是開始,馬拉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在泰國之後,相續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物件,被國際資本大筆收割。
隨後在東南亞國家吃飽喝足的國家資本開始把目光放到了四小龍、日笨、俄羅斯這些國家。
10月下旬,國際資本開始移師香江,矛頭直指香江聯絡匯率制。
就在這關鍵時刻,彎彎當局突然棄守新臺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在加大香江壓力的同時,四小龍之一的彎彎率先撲街。
從此之後,創造幾十年經濟奇蹟的彎彎開始走向平庸,如果不是有幾家大企業支撐以及內地市場,彎彎說不定會變的連泰國都不如。
可就是這樣,二十年後,經濟發達的臺島除了有數幾個大城市,其他都淪為城鄉結合部,和內地的差距越來越大。
韓國和日笨也不怎麼樣。
特別是韓國,10月下旬的時候,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
為此,21日韓國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以抵押大量支撐的形式,獲得其資支援的千億美金外匯暫時控制了危機。
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逼得韓國再次投降,再次向西方資本割地賠款。
大家都說阿里、企鵝有大量的外國資本,其實韓國的企業也一樣,以三星為例。
這個韓國人最值得驕傲的一個企業,韓國人一生都離不開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從中可以看出三星在韓國的地位有多高。
但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作為三星集團的核心企業,三星電子有55的股權是由外國投資者持有的。
普通股當中,外國投資者佔比達到了55這裡面80以上的股份是由美國投資機構所持有,特別是華爾街花旗,等金融機構),
大股東和關聯企業持股比例是21,而韓國境內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是19。
優先股的股權結構更誇張,89的優先股由外國投資者持有,韓國境內的投資者以及大股東持有的優先股只有10.2。
而這都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埋下的鍋,韓國經濟看著不錯,其實都是虛假的繁榮。
至於日笨,還是不要說了,整個亞洲兩個地方沒有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