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導,請問一下……”
“雷導,請回答一下……”
釋出會開的非常成功,一個多小時裡雷衛東回答了幾十個關於《大贏家》的問題,有關於電影內容、投資的,也有關於演員的,還有就是關於影片定位問題,雷衛東為什麼做喜劇等等。
第二天,娛樂版就出現了關於《大贏家》的訊息,只不過給的篇幅不大,有的報紙上甚至只有短短几句話。
就比如xx娛樂,上面就只有一句話,《鬼吹燈》作者雷衛東跨界新作,自編直導的電影《大贏家》於12月24日正式開機。
剛剛興起的入口網站,搜狐也是一樣,“暢銷書作家雷衛東的新作,投資上千萬的電影《大贏家》,於昨天在首都開機,雷衛東能否在電影圈開啟局面。
新浪:影視圈新人,北電新生雷衛東的新片《大贏家》,昨日開機,不知能否見證奇蹟,出道即頂峰。
……
總之,雷衛東新片《大贏家》開機的訊息,被媒體報道出來之後,雖然不少人給予巨大的熱情,但引起的熱度也就那樣,很快就淹沒下水下,圈內的人對其根本沒當回事。
因為在影視圈,輪資排輩的現象很是嚴重,雷衛東也就名氣大點,但資歷還是北電未畢業的學生不說,更沒有拿得出手的業績。、
至於說《鬼吹燈》作者的身份,別說這只是一小說,就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大師,其在影視圈的地位也不高。
大家只是追著他的作品,對於其他根本不關心,至於雷衛東說電影就是讓人樂呵的,花錢看電影是為了笑,笑一笑十年少。
受教育直接去學校就是了幹嘛去電影院受罪的話題,也沒幾個人在意。
當然,現在不在意不表示以後不在意,等到電影上映,《夜店》、《大贏家》的票房如果大爆,雷衛東數錢數的讓人眼發紅的時候。
今天說出去的話絕對會被人翻出來被人噴,連帶著《夜店》和《大贏家》也不會被噴的一無是處。
就好像老謀子一樣。
馮大炮拍了那麼多賀歲片批評的人不多,怎麼《英雄》一上映,圈內鋪天蓋地的全是質疑聲,說張大導演江郎才盡,文藝片拍不下去了,只能在商業片中求安慰。
還不是因為《英雄》的票房太過驚人,一部電影就豪取了內地25的票房,救活無數電影院的同時,讓圈內只會拍文藝片的人感受到了威脅。
如果不將老謀子打下去,以後電影圈的話語權就會轉移,資本不會像以前那樣追求文藝片,所以《英雄》一罵就是十幾年,直到15年之後。
電影圈資本當道的時候,口碑才逐漸扭轉過來。
……
“各部門注意!”
《大贏家》拍攝現場,開機釋出會之後,劇組就進入緊張的拍片過程中。
“燈光,不要太暗,亮一點,對準xx,攝像機位置挪一下,往後一點……”首先拍攝的是影片中第一個高潮部分——主角進銀行。
在日笨和韓國版本中,主角是穿著風衣,揹著行李包,懷裡揣著玩具槍踩著點走進銀行,來到小姐姐的櫃檯前,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紙條,給小姐姐看,讓其把錢裝到行李包裡……
但是在國內的版本中這樣拍就不行了,必須接地氣,適合國內老百姓口味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