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宋智的文學水平很高,雷衛東不在的這段時間,天天寫情書給輔導員,有事沒事就在寢室炫耀自己的文筆,比雷衛東這個文抄公強的不是一點亮點。
於是,雷衛東把劇本細化工作交給他,順便提高他的編劇功底。
老四劉華是本地人,對首都比較熟悉,雷衛東讓他去找房,用來做公司的辦公場所。
至於老三羅柱,商人家庭出身的他,對人情交往、應酬這一塊很是熟悉,雷衛東讓他擔任公司的法人,辦理營業執照等相關的手續。
這年頭,做生意最頭疼的地方就是和官方打交道,衛生、消防等等能把人煩死,為此很多公司都有專人負責這一塊。
還好電影公司屬於輕資產,和衛生、消防等部門關係不大,相對事情比較少,讓老三負責很合適,還不耽誤他的學習。
至於雷衛東,則和唐璐璐一起拜訪謝非老師,順便去青年電影製片廠借裝置。
青年電影製片廠前身是北電實驗電影製片廠,屬於校辦企業,建於1958年,到1966年因故停產的時候,只做了《父子倆》、《大木匠》、《穿山巨龍》等19部短片、一部長故事片《奪印》。
同時為了配合教學創作實踐,還拍攝了《跳傘》、《摩托車運動》等24部紀錄短片以及《機床》、《科學與技術簡報》等5本科教片。
七十年代末,恢復正常的實驗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以中日友好為題材的彩色故事片《櫻》並改名為北電青年電影製片廠。
在之後的日子裡,青年廠除了拍攝了《竹》、《端盤子的姑娘》、《百合花》、《青山夕照》、《我們的田野》、《青春祭》、《見習律師》、《湘女蕭蕭》等電影。
還和各大製片廠合拍了《舞戀》、《陳奐生進城》)、《成吉思汗》等影片。
不過隨著國家關幹加快大專院校校辦企業的機制改革和校企分開的規定,以及市場上的壓力,青年電影製片廠也開始了改革。
在1999年也就是今年,隸屬於北電的青年電影製片廠正式更名為青年電影製片廠。
開始了企業改制的規劃,積極尋求合作伙伴,同時從新外大街小西天舊址北電隔壁)正式遷入新廠址,開始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不過,因為青年電影製片廠的員工均為北電事業編制人員,享受著北電事業管理的政策,廠長更是北電副校長,所以即使開始改革,謝非老師的話在這裡仍然好用。
“小雷、小唐,燈光、化妝和攝像這些我都給你們找好了,都是青年電影製片廠的扛把子,技術好不說,價格也便宜,花不了你們幾個錢!”謝非老師道。
“那真是太謝謝老師您了。”唐璐璐聞言感激道,“沒有你的幫助,光找人就能讓我忙活半個月。”
“老師幫你是應該的!”拍怕唐璐璐的肩膀,謝非道,
“不說同年級的學生裡,就是你比高兩三屆的學長,也沒有一個拿起導演筒的,放心大膽去拍,老師我支援你,有什麼需求儘管說!”
“還真有要求!”雷衛東聞言湊了過來,“唐曉蓮、喬任梁和朱遼的演員都定了,輪胎的也好辦,關鍵是老闆娘、劫匪還有何三水的角色有點麻煩!”
“老闆娘、劫匪還有何三水!”謝非點點頭,
“老闆娘、劫匪這兩個角色很好辦,北影電影廠裡合適的演員一抓一大把,關鍵是何三水這個角色有點難辦!”
“老師,你老厲害,我們現在頭疼的就是何三水的扮演者,這可是電影的靈魂人物,演好了對電影有畫龍點睛的左右,演不好電影直接就砸了。
唐姐那有一個人選,只是我們不敢用,需要老師你把把關!”雷衛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