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我往爭論了十幾分鍾,雙方達成了如下條件,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初版的分成版稅為6,出版5萬冊,每冊8元,授權為紙質,授權時間為5年。
電子、影視、漫畫等版權歸雷衛東所有。
相同條件下,xx出版社擁有《鬼吹燈》續集系列紙質版優先發行權,
作為回報,xx出版社預付給雷衛東一萬元稿費。
……
除了版稅和發行數量、定價等,其他條款基本上就是出版社的制式合同,無論你找那一家基本都是這種合同。
同意的話就可以出書,不同意就不能出,即使你想自費出版都不行。
“這是第一部的稿子,你看一下有什麼問題,沒有的話我們就簽約,需要我去你們出版社嗎?”
達成協議之後,雷衛東將手裡完整手稿遞了過去。
“不需要跑那麼遠,有這個協議就行!”用手指敲著剛打好的協議,張編輯笑道,“正式的合同我讓公司直接寄給你,你在協議上簽字就可以!”
“簽了就可以拿到錢?”雷衛東問。
“當然,我雖然只是以小編輯,一萬塊的額度我還是能做主的!”張編輯點點頭微笑道,“雷先生,你辦一張銀行卡,以後的稿費直接打到卡上。”
在一萬現金的誘惑下,雷衛東在協議上籤了字!
“合作愉快雷先生,預祝你的小說大賣!”看到雷衛東簽了字,張編輯站起來同其握手。
“我今夜就趕回出版社,最快一週的時候你就會收到合同和最新版的《鬼吹燈》!”
“這麼快,一週時間就能看到小說?”雷衛東驚奇的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張編輯笑著回答,“我們出版社有自己的印刷廠,有專業的排版人員,一本幾十萬字的小說一天就能完成排版。
兩天就能印刷完畢,第四天就能透過銷售渠道送到各地的書店,擺到專櫃上面!”
“新書是怎麼宣傳的,透過報紙和電視嗎?”
“怎麼可能!”
張編輯搖搖頭道,“即使是成名作家,新書釋出也上不了電視,最多在書店擺幾張海報宣傳一下,作為新人的你,唯一的宣傳渠道就是擺放在新書專櫃上。”
“新書專櫃,能放多長時間?”雷衛東問道。
“不好說,看小說情況!”張編輯回答道,
“好的話有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也不稀奇,差的話可能也就一天時間,書店賣書是為了賺錢,肯定賣那些好賣的書,這知名作家的小說佔有絕對優勢,新人作品肯定不行,除非你能蹭熱點!“
“蹭熱點!”雷衛東點點頭,張編輯說的對。
新人新作要想吸引注意力,蹭熱點最經濟實惠的,也是效果最好的,這在網路時代可是有無數例子,甭管紅的黑的,只要有熱度就不愁賣。
只是蹭什麼熱點好呢!
大使館事件、濠江迴歸是今年最大的熱點但挨不上邊,而且這樣的大事也不是雷衛東小胳膊小腿能碰的。
還有就是去年熱播的《還珠格格》今年上映第二部,這也是現象級電視劇,據說《還珠格格》是根據瓊阿姨的同名小說改編。
而瓊瑤阿姨之所以寫出《還珠》,是因為她在京城旅遊觀光的時候,路過“公主墳”時,被這奇特的地名吊起興趣,才寫出……
僅僅一個公主墳就把《鬼吹燈》往《還珠格格》上靠,蹭其熱點,在1999年可能是稀罕的事,但在幾年後的網路時代,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不說那些蹭大衣哥,犀利哥的路人就說娛樂圈,一部電影上映宣傳不是看誰是主角而是看誰的名氣大。
名氣大的即使只是友情客串,兩秒鏡頭的都能宣傳成主角,而這還是有節操的。
沒節操的直接是蒙人,先把觀眾騙進電影院再說。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地球最後的夜晚》,明明是誰都看不懂的文藝片偏偏宣傳成愛情片的,鼓吹愛情至上,最後生動詮釋了何為票房“大起大落”。
因為宣傳得力,預售就超過1.5億,上映首日就創造了2.61億的驚人成績,結果第二天狂跌到1094萬,96的跌幅也成為國產院線電影票房跳水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