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的文化事業管理專業隸屬於北影管理系,同其他專業相比,北影的管理系成立時間比較晚,在1987年才成立。
一開始只是成立了製片管理、發行管理幹部兩個專業的大專班,第一年招收32人,第二年招收30人。
第三年也就是89年,經過上級批准,招收了第一屆製片管理專業15名本科生。
90年,除了招收發行管理專業17名本科生,還開辦了製片管理專業證書班,招收了學員50人,只不過學制一年,屬於特殊情況下的魏培班。
之後,管理專業不斷發展,招收的高考生越來越多,在去年也就是98年,第一次招收了文化事業管理專業本科30名,今天更是把招收文化事業管理專業本科名額擴大到43人。
看著招生簡章上對文化事業管理專業的描述,對北影有些瞭解的雷衛東心裡暗暗點頭。
和普通全日制大學不同,需要藝考的北影、中戲對文化課不看重,特別是表演專業,帥哥美女雲集的同時也是有名的學渣集中營。
很多人和雷衛東一樣,英語六十分萬歲也做不到。
到這樣的學校,即使是文化事業管理專業,雷衛東也能混下去,經過無數大片、藝術電影薰陶的雷衛東,眼光怎麼都要比……
隨便寫寫影評,提提意見都能混過關。
“老雷,你怎麼填電影學院,這不是需要藝考的嗎,我們能報嗎?”看著雷衛東的志願表,歐陽一男很是吃驚。
“文化事業管理專業是電影學院少有的不需要藝考只看文化分的專業!”雷衛東笑道,“再說了,即使需要也沒關係,你覺得我能考上嗎?”
“肯定考不上,即使是電影學院,一本院校也不是我們這些……”歐陽一男聳聳肩,五中的學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說一本就是本科……
大家都是學渣還是不說了。
“那就是了,都是做樣子,填什麼不一樣!”雷衛東笑道。
奮鬥了幾天之後,《鬼吹燈》第一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完本了。
在冒險驚悚小說中,盜墓作品最受歡迎,其中有名的盜墓題材莫過於《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了。
沒看過這兩本小說的猶豫入坑看哪個,看過的人比較二者孰優孰劣,鬼吹燈和盜筆筆記的書粉爭論得尤為激烈。
不過《鬼吹燈》作為最早的網路盜墓小說,一出現,便以其引人入勝的題材和想象力吸引了一大批粉絲,書迷們從未感受過盜墓作品的魅力,無比沉醉。
雖說盜墓在國內歷史悠久,戰國之前就已經出現,但以盜墓為中心的作品從《鬼吹燈》才算真正開始,可以說《鬼吹燈》奠定了盜墓世界的基礎,是盜墓界的開山鼻祖。
但是《盜墓筆記》後來居上,在網上的熱度遠遠超過《鬼吹燈》收穫了更多更狂熱的粉絲,將盜墓小說又重新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三叔還憑藉該系列榮登2011年作家富豪榜第二名,反超了《鬼吹燈》。
如果是幾年後的網路時代,雷衛東一定選《盜墓筆記》,但是在1999年,首選還是《鬼吹燈》。
至於原因!
查一下《鬼吹燈》《盜墓筆記》讀者的年齡分佈就可以了。
《鬼吹燈》的讀者年齡大部分分佈在二十歲到四十歲,十九歲以下的相對較少,而《盜墓筆記》的讀者年齡十九歲以下的就佔到20。
也就是說《盜墓筆記》的人對比《鬼吹燈》相對年齡較小。
在網路時代,上網的網民以學生和年輕人為主,《盜墓筆記》肯定受歡迎,但是在以實體書銷售為主的九十年代末,還是《鬼吹燈》受歡迎。
“哥,接下來怎麼辦,是不是直接把書稿送到出版社還是……”
世界上真的有天才,老哥在學習上可能不行,但是在寫作方面。
看著雷衛東短短十天時間就完成一部幾十萬字小說,質量還這麼好,小妹不得不承認,寫作是一種天賦。
有的作家辛辛苦苦一輩子,寫了數百甚至上千萬字,但因為沒有天賦,只能當三流作家,勉強混個溫飽。
而有的人,明明學問不高,可就是有天賦,僅僅靠感覺就能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
“我們在出版社沒有關係,貿然把稿子寄出去,被人翹了可就麻煩了!”
雷衛東搖搖頭,“需要廣撒網,節選小說的一小半印三十份,給全國知名的出版社都寄一份,我就不相信遇不到伯樂!”
“如果沒有出版社看上,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