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求在火星上覆刻“行星發動機”。
於是,傳送來了很多大型機械,還將金屬冶煉技術也一併帶到了火星。
在火星上直接建起了金屬冶煉場。
這使得火星相當於擁有了新的技術產業鏈。
當然,在傲慢的隕星地面上的人看來:“火星建設隊”不過是隕星派往火星的工程隊,是為了隕星文明的科技與發展而探索的一個巨型團隊。
他們在得知一些“火星移民者”後來竟然為了想像父輩一樣登陸火星,而躲躲藏藏,私下聚會,甚至非法走私,就是為了想要一起登陸火星完成先輩遺願的時候,上層還十分感動。
年輕的管理層裡立刻出臺了一項新政策:
只要上三代之中有“火星移民者”,“火星登陸艦”的票一律五折。
言外那意思就是說,如果是“逃亡派”的子嗣,想要繼續到火星“逃亡”出票都給你們打五折!
他們其實並沒有想到“火星建設隊”其實早已經對隕星沒有了多少歸屬感。
……
以上的所有因素,就是“火星建設隊”能夠親眼看到隕星在面前爆炸,最後卻很快釋懷的重大原因。
因為,他們一開始就和隕星有些“敵對”。
只是,他們的根來自於隕星,以至於連著很多東西放不下。
而這場爆炸,原本放不下的那些東西,讓他們不得不放下了。
所以,一場語無倫次的演講就能夠讓當時的“火星建設隊”重新振作起來。
“我們的隕星早已經被木星那個惡魔盯在了眼中。”
“不吞噬隕星,它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所以,無論我們做什麼,隕星遲早都會滅亡。”
“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命運。”
“所以,我們隕星文明並沒有失敗。”
“反而,我們是成功的。”
“因為隕星毀滅了。”
“而我們還在火星上活著。”
“我們這四千一百七十八位隕星人是四億多隕星人的延續。”
“我們的文明沒有滅亡。”
“我們不應該沮喪。”
“這不是我們的失敗。”
“而是我們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