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尼地區原本在隕星“大低溫”降臨之前,平日裡還是很溫暖的。
畢竟這個地域有來自地核和來自太陽的雙重熱源。
那時候的帕爾尼人在溫暖的午後總是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在“咖啡”沒有出現的之前,他們只能用“午休”來緩解這種疲勞。
但“咖啡”出現之後……。
他們選擇“午休”完了再喝杯咖啡來緩解這種疲勞。
因為其繁複而精心的製作過程,再加上其優雅的品嚐環境,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喝咖啡。
“咖啡文化”還具有強社交屬性。
如果和別人約會,無論是男女感情,還是商業來往,只要錯過了飯點兒,約到咖啡館喝杯咖啡準沒錯。
除了帕爾尼帝國和伊卡娜帝國利用“咖啡外交”開啟兩國將近四百年的僵局之外,還有很多關於咖啡的故事。
根據古文字專家對一段古遺蹟中泥板上的文字記載進行翻譯。
其中記載的咖啡起源是關於一位“牧獸人”的故事。
當時有位以飼養雪地獸為生的“牧獸人”正在將上百隻雪地獸在奧古斯的一處草原上進行放牧。
“牧獸人”卻發現今天的雪地獸無比的興奮,一個個上躥下跳,鬧個不停,且不聽使喚。
經驗豐富的他知道,這一定還沒有到雪地獸的繁殖季節,不應該如此的躁動才對。
於是他對這些興奮的雪地獸進行了仔細的檢查。
很快發現,他們是吃了某種紅到發黑的豆子才變興奮的。
於是“牧獸人”就也摘了一些紅豆子帶回了家。
他用水煮了這些紅豆子吃了之後也發現自己精神大振,甚至興奮到一晚上都沒睡著。
於是,他在第二次在那個區域內放牧雪地獸的時候特意摘了很多“紅豆子”回來。
並將其分享給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於是,便有了咖啡這種飲品。
每次煮咖啡的時候,飄香四溢,會吸引更多人來品嚐。
於是,咖啡便廣為流傳起來。
……
無論是古代“牧獸人”傳說,還是近代的“物種重現”記載,都彷彿給“咖啡”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傳奇的面紗。
古代人的記載,也昭示著它豐厚的文化底蘊。
而文化底蘊是一種集體認同感“精神之根”。
足夠深邃的東西才能更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