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彷彿從來沒有人想過,恐龍時代時候的地球有可能和現在的地球不在同一軌道上。
……
而在孫志勇頭腦風暴之中的“虛擬宇宙”中,三十多億年前的隕星人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星球正在遠離太陽的事實。
考古學家卡爾夫教授為了證明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向隕星聯合會提交了對隕星南極進行深層考古的申請。
……
其實在“氣候變化研討會”上,其他科學家對卡爾夫教授的研究成果給了偏肯定的評價,但也提出了一些問題。
比如,根據大量的考古的研究,隕星上的遠古生物文明彷彿是突然一夜之間就整體性隕滅的。
很多跡象證明這種滅絕是突然性的,且是全面性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正是基於這一點,當時那位發明望遠鏡的先賢才提出了“冰彗星撞擊”的假說。
而卡爾夫教授現在提出來的“隕星遠離太陽”的假說如果成立,那樣的話,隕星上的生物應該是慢慢滅絕的過程,而不是瞬間滅絕才對。
顯然,卡爾夫教授的理論好像無法解釋這一點。
於是有科學家半開玩笑地說:“或許‘冰彗星撞擊說’和‘隕星遠離太陽說’都是正確的。”
“正是因為幾十萬年前,一顆冰彗星從太陽的方向對著隕星迎面而來,撞擊在了隕星之上。”
“這場撞擊不僅瞬間導致了隕星當時生物圈的滅亡,也將隕星撞離了原來的軌道,使其離著太陽越來越遠。”
“冰彗星的撞擊,就像一把檯球杆,戳了隕星一杆。”
“然後隕星就迅速偏離了原來的軌道,遠離了太陽。”
“而那場撞擊的餘勁截止到現在都沒有卸去。”
“隕星直到現在仍然還在逐漸遠離太陽。”
“這樣,隕星上即有瞬間被滅世一般的現象,也有隕星正在遠離太陽的現象。”
“而且,根據我們天文部的觀測,我們的隕星正在木星引力的拉扯之下,加劇這個遠離太陽的速度。”
“如果我們隕星在木星的拉扯下到達某個位置,就會直接向木星墜落。”
“我們天空上那顆凝望我們的‘褐色獨眼’已經向我們投來了貪婪的目光。”
“所以,可能留給我們隕星人的時間已經不到一千年。”
能夠在現場就總結出這種思路的科學家並非等閒之輩。
他便是當時隕星的科學聯合會首席薩斯。
喜歡神級文明回溯請大家收藏:()神級文明回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