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妮,溫妮,看見了嗎?那顆就是天狼星,那顆是北極星。”
“這些恆星是由物質的等離子形態組成的,高溫高壓之下,它們正在將自己的能量向整個宇宙釋放。”
“這樣一來,其實我們的宇宙中並不虛無。”
“而是到處都充滿了這些恆星交織的光。”
“或許,這些交織的光子便是‘以太’。”
“這些恆星真的太強大了。”
“如果,有朝一日,我們地球人類能夠掌握恆星的能量。”
“我們一定能夠宇宙之中神明。”
那時候,哥哥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
後來,他和父親一樣,從事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工作。
但這種危險的研究就像在深淵的邊緣漫步。
成功了將改變整個人類的發展史。
但失敗了,有可能是即便是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世人也無人知曉。
有句話說得好:“歷史是由成功者來書寫的。”
如果居里夫人臨死之前沒有將“鐳”提煉出來,世人也不會有人知道曾經有位居里夫人在研究放射性元素的時候犧牲了。
沒有做出貢獻的科學家,一文不值。
……
此時,溫妮看著對一個天文問題,看似面帶微笑滿不在乎但其實心中無比認真的餘龍波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哥哥。
……
“你的意思是,地球比火星體積大,且擁有如此富饒的液態水,而且還擁有一個有些大到離譜的月球離譜作為衛星,是因為我們地球被改造過?”孫志勇第一時間理解了餘龍波的意思。
“可我們人類至今並未去過太陽系之外的恆星系。”
“我們也無法知道,其他恆星系的行星排布是否具有這樣的規律不是嗎?”
李慧敏對餘龍波提出的這個論點提出了質疑。
不能因為將地球和火星倒過來,太陽系看起來更舒服,就推斷地球上一些物質是從火星上運過來的。
這兩者其實並不存在“辯證關係”。
如果,“星球周圍的行星質量都是由小到大排列”是一條宇宙真理,那麼地球比火星大的這種情況就可以看做特殊狀況。
而宇宙中,並沒有這麼一條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