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大雄住所裡,書真的開始堆滿桌子,堆滿沙發,甚至鋪在地上……,看得書越來越多,越來越雜,也越來越專業,越來越深奧。
劉大雄給阿雲下了命令,沒有他的命令不能它動這些書,因為有一次阿雲整理過之後,他就找不到自己昨天看過的那本書了。
……
很大一部分時間,劉大雄都是在滿是書的沙發裡扒出一個窩來,看書或者發呆。
人類的文明從燈泡誕生之後不久就不再需要鑿壁借光。
可又有多少人真的無比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呢?
……
劉大雄並沒有放棄維修工的工作,和以往一樣,會每天四小時坐在那裡重複那些簡單的修理流程。
不同的是,他會在這個時間去思考很多事情,或者思考一件事情。
變得很安靜。
……
餘子風能夠感受到他似乎有個很大的人生計劃,但他只是第一視角,並不是第一思維,所以並不知道劉大雄在發呆的時候都會想些什麼。
……
劉大雄似乎因為那些書籍逐漸喜歡上了“舊科技時代”。
打工掙來的錢除了還貸以外也會留一點點,去體驗幾乎被人遺忘的老娛樂。
劉大雄喜歡上一個很傳統的娛樂專案——看大熒幕電影。
這項娛樂是他在一個十分破敗的一個樓宇的角落裡找到的,一個已經白髮白鬚的老者在賣票。
票很便宜,10塊錢一張可以看一場電影。
就一個放映室,裡面還是一排排傳統的舊彈簧椅,前面一個大螢幕。
如果裡面沒人在看,來的人可以隨便點映,不過都是那個時代的老電影。
早在“舊科技時代”中期,vr第一視角感官電影普及之後,這種熒幕電影的公司就一家一家倒閉或者轉型了,這種電影也就逐漸沒人制作了,成了用來懷舊的藝術品。
但正常人誰真的喜歡會去博物館懷舊呢?
很多時候,都是劉大雄一個人坐在諾大的放映廳裡看電影,偶爾有零零星星幾個人會進來,但多半撐不了30分鐘,就嚷嚷著“無聊”和“沒勁”選擇離開了。
那個女工小李和他來過一次。
但小李的興趣並不在老電影上,而是十分好學地向劉大雄請教一些知識。
比如:原始的生物基因交流技術。
……
只有楊振明陪他完整地看完了一場叫《為人師表》的老電影,講的是一個程式設計師轉行當老師,利用各種辦法讓一個不學無術的差班都成功考學的故事,據說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電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這是楊振明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