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高在上正襟危坐在龍椅的皇帝,眉頭緊皺俯視下方的大臣們,而大臣們卻還旁若無人在交頭接耳,好似完全將在正中堂皇帝是當作透明人般存在。
可想而知皇帝臉色卻顯的格外的難看,完全是呈現鐵青色。
宛若老樹皮大手重重拍在金黃色的把手之上,“朕不過只是來徵求一下你們意見而已罷,而且他的真才實學你們也是親眼所見,不可作假的。”
明顯感覺到皇帝的音調有明顯的拔高,而在下方的官員們察覺到氛圍不對勁。
有股涼意襲來,好似有種是在冰窖的感覺,涼颼颼的。
但由於談論過於激烈而完全是把坐在龍椅的皇帝拋之腦後。
後知後覺,感覺要是不同意的話,恐怕會很難……
而即使是皇子,但對於皇帝的秉性還是清楚的,所以也只是乖乖彎腰行禮。
便顫顫巍巍連忙跪在地上,畢竟是臣子,恐懼感相由心生。
“皇上所言極是,才子實學確實過人,而且在皇上危急的時候,可以及時出手相助,說明他絕對是有一顆難得一見的赤子之心。”
在聽到滿意答案之後,皇帝緊繃的面孔不自覺舒展開。
“既然才子對於一個陌生人也敢肝膽相照從刺客手中救出,關於官職上是絕對不可以虧欠他的,畢竟是朕的救命恩人。”
而皇帝此言一出,下方官員不免又再次談論紛紛。
畢竟在官職是在全部滿員情況下的,要是突兀安排一人的話,恐怕會很難。
但才子畢竟是皇上的救命恩人,要是官職給的過於太低的話,皇上肯定是不願意的,但過於太高官職的話,恐怕其他官員會不願意。
展開一系列激烈的討論。
但完全是各有各的意見與想法,完全是互不相讓。
“既然是皇上的救命恩人,給的官職肯定是不可以過於太寒酸,要不然會落下話柄。”一位老奸巨猾的大臣拎的清孰輕孰重。
可有大臣卻持有不同意見,“皇上確實可以給救命才子一個官職,而且學識確實可以,但只是表面粗略基的瞭解,高官職可得掌握朝政機密。”
而三皇子是與其大臣意見是相同的,“大人擔憂是存在道理的,畢竟與才子有過一面之緣,所以還是要小心點比較好。”
意思顯而易見,的確是把皇上救出水聲火熱之中,但基本防範還是有的。
可二皇子卻完全持不同看法,“對於才子的各人資料,父皇肯定是有查清楚,畢竟父皇是那麼精明之人。”
爭論不休,完全就好似一群喜鵲駐足在樹幹之上,唧唧喳喳叫個不停。
其實即使在下方爭的再過於激烈,也無濟於事。
而畢竟關於決定權是是在皇帝手中的。
不過皇帝卻以靜制動,靜靜地大臣們的討論,但其實心中早就有結果,而才子的去處也是在心中有答案。
感覺很是聒噪,被吵的腦殼有點疼,“你們無需爭辯,關於才子的官職,朕心中自有打算,不用你們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