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將領聽後猶豫了一下,然後對王曉輝行了一禮,便立刻朝著階梯處跑去。
一是,他留在這裡也沒什麼用了。
不說現在沒什麼命令可下的,就說王曉輝站在他身前,他也不敢下什麼命令。
否則誰知道他下了命令後,王曉輝會不會一劍削掉他的腦袋。
二是,從安全方面來考慮。
雖說嚴格來說,他這可以算是臨戰逃脫。
可具體算不算是臨戰逃脫,這個需要事後來算。
如果皇帝陛下沒死,那他這就不算臨戰逃脫,而且還是立了通傳的大功。
如果皇帝陛下死了,那朝廷馬上就會內亂,以他駐守大都的職務來算,拉攏他的親王不知道有多少,肯定也不會找他麻煩。
何況這是王曉輝要求的,也算是一個短期的藉口,以後的事情,可以以後再想辦法。
而不走的話,有極大的機率會惹怒王曉輝,然後直接把他給斬殺了。
在現在就死與以後會死之間,想要做出決定不難。
三是,他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畢竟王曉輝表現出來的實力太強。
雖說按照之前的安排,那肯定是要能殺掉的全部都殺掉。
可現在不是出了個王曉輝嘛,誰知道皇帝陛下等一干大臣,是否會改變主意。
如果是大臣們改變了主意,他自然不會有什麼牽連。
可因為他下達了錯誤的命令,導致王曉輝大開殺戒,甭管是不是因為他的原因,他肯定都要以死謝罪。
所以還不如暫時離開這裡,回去向陛下傳達這裡的訊息,然後坐等陛下的新命令。
這樣事後就算陛下死了,他或許也不一定會死……
所以綜合考慮了一下,守城將領立刻就轉身就跑掉了。
當然,其實他是想透過言語表達一下的。
可因為雙方的禮儀文化不同,他在自稱方面,與對王曉輝的尊稱方面,都存在些許差異,萬一說錯了,那他不是白白丟了性命?
所以乾脆啥也不說,只是行了一個常規的禮儀,便快速跑開。
畢竟是王曉輝讓他去通傳的,雖然禮儀不全,但王曉輝現在應該也不會計較太多……
等守城將領走後,王曉輝便打量了一下城牆上方的情況。
雖說這裡的城牆,與地星上面的那些古城城牆要略高一點、寬度也要略寬一點,但城牆上方的整體佈局,還是差不太多的。
隨後又打量了一下那些城牆上的弓箭兵,發現他們現在一個個緊張的要死,甚至還緩緩的在進行後移,只是因為城牆上面的空間有限,加上他們的後面有人頂著,才導致他們根本沒有後移多少。
可見他們現在是既緊張又害怕,所以才會下意識的想要離王曉輝儘可能的遠一點。
畢竟弓箭又射不死,近戰的步兵也沒上來,自己真要大開殺戒,他們一個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