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食物,在初始荒島上,只有椰子是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但是在二號島嶼,島嶼內有為數眾多的果樹和動物,甚至還有山羊這種相對溫和的大型哺乳動物,另外更長的海岸線,意味著更多捕獲海洋生物的可能。
然後值得一提的是,在二號荒島上不僅有樹林,還有一片竹林,陳魁記得曾有位求生專家,稱竹林為“荒野五金店”,竹子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對於應付最後的挑戰,至關重要。
兩相比較之下,其實如何選擇並不難做,唯一的難題——渡海。
兩座島嶼之間的距離大概是八百米,這段距離,劃分了天堂與地獄。
想遊過這八百米,並不容易,即便是在泳池中,陳魁這個宅男,想持續遊八百米也挺費勁的,何況是在情況多變的大海中。
按照指南上的描述,在兩座島嶼之間,存在著一股不弱的海流,會將人推到茫茫大海中,另外就是在海里有鯊魚,一旦在海里被鯊魚盯上,那恐怕就是十死無生。
如果不是指南中所描述的那些嚴酷挑戰,陳魁打死也不會想要渡海,絕對不會。
不過現在,那肯定是越早渡海情況越好,這也是唯一的選擇,自己可是疑似開了掛的人,怎麼能夠死在這裡!
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就在於人類會製造並使用工具,所以陳魁決定製造一個筏子,更加準確的說是一個大型長條浮板,讓自己可以趴在上面,用手腳划水前進,幫助自己渡過這段死亡海域。
出海的時間就定在中午,按照指南上的說法,中午是兩座島嶼之間海流速度最平緩,也是鯊魚最少出沒的時間段,很顯然,這是安全渡海的最佳時機。
所以陳魁才會大早上就在忙碌,他要早點準備好,然後休息恢復體力,在中午之前,利用製作的長條形浮板,游到對岸去。
……
“這些藤蔓應該夠結實了。”陳魁將一條依附在樹上的藤蔓扯下來,按照在求生節目中看過的操作,將藤蔓纏繞在手掌上,如果不會斷裂,那就說明這樣的藤蔓韌性足夠,可以用來捆綁東西。
除了藤條之外,還有求生急救包中的那一捆繩子,長達二十米,而且裡面有細鐵絲,不用擔心繩子斷裂,應該可以捆得很牢固。
前後共花了三個多小時,時間主要用在捆綁上,要是這玩意在半路散架,那就徹底涼涼了,陳魁不會五花八門的打結手法,只能是用最簡單的。
為了以防萬一,陳魁其實製作了兩個浮板,然後再將兩個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浮板,這樣,如果這個大浮板散架,還有備用,才不會讓自己陷入絕境中。
每想到這裡,陳魁就要為自己的機智點贊。
做好浮板之後,陳魁在樹蔭下收拾東西,配著椰子汁,吃了半個椰子和不少餅乾,為自己補充體力。
正午到來之前,做點不算標準的熱身運動,陳魁可不希望自己在半道上手腳抽筋。
陳魁自認為自己已經想得很周到了。
但,世上怎麼可能有真正周到的事情呢!
ps:新書,求收藏、求推薦,求書單,求投資
喜歡無限之積分翻倍請大家收藏:()無限之積分翻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