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疑點就是楊隆基這個人雖然表面上怎麼看都是艱苦樸素,身上的補丁那是打了一個又一個,就連官袍那也是灰塵撲撲的,給人感覺就是非常的節儉。
但是他的面容卻是容光煥發,那種富態的樣子,根本就不是勤儉節約能過出來的。
就像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這個吃不起,那個吃不上,勤儉節約那是沒辦法,可哪個老百姓能長他那樣的富態?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這個楊隆基今年差不多快五十了,在福州任知州的這幾年時間裡面,他卻身邊沒有帶家卷。
沒帶家卷,這個很好理解,畢竟古時候大戶人家的家卷講的是一門不出,二門不邁,所以楊隆基沒把老婆孩子帶在身邊,這個不奇怪,也很常見。
因為官員大多數他們的妻子都是在老家,孩子也是在老家由妻子負責教育,他們為官在外,主要是負責給家裡寄錢過去,維持家裡體面的生活和開支,然後偶爾到了一年三節,或者重要的日子,才會回家去看一看。
但老婆孩子沒在身邊,卻不代表身邊沒女人啊。
大多數的官員在外面又會悄悄養幾個外室,也就是養小情人,等調任的時候就給一筆費用,兩邊也就兩清了。
當然,如果養的舒服,捨不得分開,那就連小情人一起帶到新的地方繼續養著,反正官員們那是怎麼舒服怎麼來。
就算不養小情人,也會帶上那麼一兩個小妾,畢竟男人嘛,出門在外,總是有些問題需要解決。
這問題不解決,那是要出大事的,這方面大家都是面上彼此不提,但心裡大家都知道彼此的情況。
但是反觀楊隆基,他不但妻兒父母沒在身邊,就連身邊也沒一個小妾,更沒有在外面養小情人,這就有點反常了,那重要問題他怎麼解決呢?這是一個突破口。
還有第三點,那就是經過王雨的調查,發現這楊隆基身邊有個僕人經常的不在,這僕人是楊隆基從老家帶出來的。
按道理來講,像這種僕人那都是貼身伺候,沒事端個茶,遞個水,隨時聽候差遣,不應該長時間不在。
但是這個僕人他就是經常的不見人影,以前王雨,張四經他們也沒在意,但是現在趙樞給他們指明瞭思路,讓他們專門查這個楊隆基,所以這個僕人不尋常的表現,那也是引起了注意。
於是王雨和張四經兩人經過一番磋商,他們已經斷定這楊隆基就是假幣桉的幕後真兇,因為趙樞都發話啦,從他們跟著趙樞開始,趙樞說的話那就從來沒不靈的,都是全部正確,這已經是經過了歷史檢驗。
所以在看到這些疑點的時候,他們已經斷定了這楊隆基有問題。而作為楊隆基身邊的僕人,這僕人不可能對楊隆基一無所知。
所以這個僕人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只要把他的嘴巴撬開,楊隆基就是一個剝了皮的柚子,再也藏不住秘密。
說幹就幹,這是王雨最拿手,所以王雨轉身就出去了。
沒一會兒,他就把那僕人給帶回來了,那僕人被五花大綁,就跟個粽子一樣的出現在了張四經的面前。
張四經嬉笑著對王雨說道:“你這動作夠快的呀。”
王雨搖搖頭,回道:“不快也不行啊,陛下把這事情看的這麼緊,我們要是再拿不出成績來,估計你我就真的得告老還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