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岳飛、韓世忠,宗澤,种師道四位將軍勞苦功高,為我大宋打下了大大的疆土,朕很欣慰。
傳朕旨意,封岳飛為義國公,食邑一千戶,韓世忠為勇國公,食邑一千戶,封宗澤為海國公,食邑一千戶,封种師道為濟國公,食邑一千戶,四人爵位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趙樞的這個封賞一下,頓時滿朝文武百官那是一片譁然。
大家都知道趙樞大方,對立了功的手下那是獎賞起來毫不含湖,但是也沒想到趙樞出手這麼大方,一出手就是四個國公。
哎呀,這要知道這國公那可是僅次於親王和郡王的爵位,可以說對於一個臣子來講,這爵位已經是位極人臣了,再想往上封,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畢竟有歷朝歷代的皇帝誅殺異姓王的先例,很多臣子就非常牴觸被封異姓王,在爵位上能夠撈個國公,那就算是頂天了,再要進一步封郡王、封親王,那就基本上是封的越大,危險越大,封的越快,死的越快。
岳飛、宗澤兩人聽了非常激動,一張世世代代的飯票到手,子孫後代都不愁了。
他們立即跪在趙樞的面前謝恩。
趙樞繼續說道:“還有,你們這四人每人賞金千兩,所有有功將士全部都一一封賞,該升官的升官,該發財的發財,朕絕不手軟。”
趙樞這句話更是讓人韓世忠、宗澤等一干。武將心裡激情澎湃。
以前他們這些武將打了勝仗,功勞最大的不是他們,而是坐鎮後方,那後方吟詩作畫,談天論地的文官老爺們,要封賞起來,首先封賞的就是這些文官老爺們,然後才是封賞他們這些真正打仗的將軍。
而這些可憐的將軍出生入死,最後封賞的時候基本上大頭被文官老爺拿了,他們只能拿小頭。
可如果是打了敗仗,那就不一樣了,責任全在他們這些武將身上,那處罰起來不是開玩笑的,該殺頭的殺頭,該流放的流放,那是一點不含湖。
至於那些文官老爺們,這可跟他們沒關係,他們沒參與,仗又不是他們打的,他們離戰場可是有十萬八千里遠,把這自己撇的是清清白白。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趙樞這賞賜那是一點不含湖,至於那些文官老爺們,那是連一個沾光的都沒有。
按照以往的慣例,兵部和戶部一直在管著前糧草輜重,以前他們也要大肆獎賞一番。
但是趙樞沒搭理他們,按趙樞的話講,這些人本來就是幹這個的,做好了那是他們的本分,難不成做本份工作還要立功嘉獎嗎?
總不能他們拿著俸祿,我這個當皇帝的還要討好他們做事吧,這不是扯澹嗎?
他們本職工作做的好,這是本分,做的不好,這是失職。
至於武將士兵,這些人打仗拋頭顱,灑熱血,雖然保家衛國也是他們的本分,但是你們超額完成了任務,讓國家得到了大大的好處,自然不能虧待他們。
趙樞對武將明顯的偏愛,可以說讓滿朝文武百官都感到驚歎,他們深知一個屬於武將的時代來臨了。
喜歡瘋宋請大家收藏:()瘋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