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成聽了,不由得也是擊掌叫好。“宋頭領說的好,既然宋頭領有此魄力,那我張曼成也捨命陪君子。”
吳天涯也說道:“不錯,有道是匹夫一怒,血濺三尺。這個狗王爺把我們不當人看,把我們當軟柿子捏,對我們呼來喝去,這樣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讓這樣的人統治我們,以後遲早是要出大亂子,既然朝堂會討伐他,我們當然是要一心盡忠朝廷。”
宋江聽他們這樣說,不由得那也是心裡大為振奮。
按照宋江的判斷,朝廷確實有可能會借這次旱災動手,當然,這也只是他的判斷而已,至於準不準,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夠成功的把吳天涯、張曼成兩人忽悠住。
這兩個人,那家裡可是有非常厚的底子,光是奴僕家丁就有好幾百人,如果再散盡家財,登高一呼,一瞬間便可聚集幾千人,一下就能打響名號。
若朝廷動手,他們就可以起兵響應,若朝廷不動手,反正也把他們兩個人忽悠住了,讓他們踏上了造反的道路,這條路只要邁出去一步,那就再無回頭路。
所以只要他們能夠答應合夥,那他們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以後他們就得乖乖聽自己的命令列事。自己無形之中又擴充了自己的實力,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成功的鼓動了吳天涯和張曼成,這兩人傻乎乎的跑回家去開始準備,秘密的打造兵器,四處偷偷蒐集藏匿糧食,只為等待朝廷和趙樞正式開戰的時候,他們就好起兵。
那他們的這個計劃能實現嗎?關鍵還在朝廷那邊。
朝廷如果真的對趙樞動手,他們還真的有可能會趁勢起兵,朝廷不動手,他們有可能還會磨磨蹭蹭再往後拖。
那麼我們把視線再拉回到開封,這時候的石頭皇帝,整個人都站在一個巨大無比的大石頭上。
這石頭非常的大,足有七八米高,二十多米寬,有兩層樓那麼高,那朱勔為了把這塊石頭運到開封,特地為這塊大石頭造了一艘大船。
同時因為許多的橋過不去,直接拆橋,路過不去,那就加寬路,沿途房子擋住了路,那就拆房子。
就這樣一路上拆拆拆,那是不需血本,終於是把這塊巨大無比的石頭順利的運到了開封。
然而到了開封,又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城門沒這麼寬。這該怎麼應進城門呢?
如果是民房,那當然不用說,直接拆,可現在是城牆啊,總不能把城牆都給拆了吧,這可是個大工程。
而且這可是開封的城牆,開封可是宋朝的國都,它的城牆自然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國運,這要是拆城牆,那可會破壞大宋的國運,壞了大宋的風水,
真要以後有什麼糟心事,這有難那有災的,到時候言官一個彈劾,說這都是他朱勔拆城牆拆出來的,那朱勔也就只有等死了。
運不進去,朱勔也沒辦法,只能哭哭啼啼的前來向石頭皇帝交差。
石頭皇帝聽了,直接大手一揮,說道:“既然運不進來,那就別運了。給朕在城外再修一座宮殿,專門為這個巨石修,這樣才能體現這塊奇石的價值。”
就這樣,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開封城外又拔地而起了一個全新的宮殿,專門用來存放這顆巨石。
而石頭皇帝第一次看到這塊石頭的時候,那也被這巨石給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