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快他們就腦海裡面冒出一個人,對啊,這不是有肅王趙樞嗎?只要把他拱出去,成功了,滅了叛亂,眼前的危機就度過去了。
沒成功,沒滅叛亂,那趙樞就一定被方臘給宰了,自己這些人沒了趙樞的陰影,那也不用再恐懼了。
如果方臘萬一真的打到了開封,到時候他們屁股一轉,給方臘當臣子也沒什麼關係,反正都是當臣子,給誰當不是當,皇帝姓趙還是姓方,這有啥關係?
於是兵部尚書薛昂第一個站出來說道:“陛下,當今天下,唯有肅王殿下可以解決這次叛亂,肅王殿下文韜武略,武功蓋世,一次次出征都圓滿的取得了大勝,放眼朝廷上下內外,已經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那童貫聽了,對啊,怎麼把他給忘了?
於是童貫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連連點頭,說道:“是是是,現在沒有比肅王殿下更合適的人了,肅王殿下不出徵,其他人全部都是炮灰,去多少死多少,唯有肅王殿下能夠打敗方臘,拯救天下。”
有他們一帶頭,那文武百官還有什麼說的,一個個都紛紛站出來高呼,請石頭皇帝徵召趙樞領兵出征,平定叛亂。
石頭皇帝這時候也沒有主見,一看百官都這麼支援趙樞,都認為只有趙樞能夠平定叛亂,當然也認為百官的眼光不會錯。
於是石頭皇帝也不管趙樞是不是還在生病,趕緊命道:“來人,傳肅王趙樞覲見。”
趙樞這時候正在王府裡面悠閒的喝著茶,聽著曲,享受難得的休閒時光。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在背地裡,他其實也是一直在時刻關注著方臘的局勢,趙樞得知方臘叛亂進展的非常快,周邊的縣城、府縣全部被他一一攻破,現在就連杭州城也破了。
杭州城一破,方臘的實力那肯定是大大加強,現在如果照這樣的趨勢再發展下去,不出一年或者兩年,淮河以南的土地全部都要被他攻佔。
到時候方臘就有實力渡過淮河,進軍開封。
就算方臘不渡河,方臘也可以以淮河為界,自立為皇帝,和朝廷分庭抗禮。
不過縱然局勢這樣危險,但是趙樞依然也沒有太放在眼裡,因為這其實也是他想要的,方臘的動靜鬧的不大,他有什麼藉口去向石頭皇帝要兵要糧要大權?
正在這麼個時候,傳旨太監來傳旨了。
這時候的傳旨太監那真的是一點架子也不敢擺,在趙樞面前就跟個孫子一樣。
太監小心宣讀完聖旨,趙樞點點頭,淡淡說道:“好了,本王知道了,你先滾回去吧。”
太監心裡真是有一萬隻馬飛奔而過,傳旨傳的這麼憋屈,估計找不到第二個了吧。
心裡委屈,但也不敢違背,小心的走了。
喜歡瘋宋請大家收藏:()瘋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