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覺的老百姓這張牌,絕對不能因為石頭皇帝一個命令就放棄。
想了半天,他想到了一個主意,既可以規避石頭皇帝的規定,又可以隨時掌握老百姓,把老百姓這把利劍握在手裡,想用的時候隨時可以用。
“張四經,你去給本王打聽一下這開封府,哪裡有合適的印刷作坊,要裝置齊全,還能隨時被本王買下。”
張四經一聽,說道:“殿下,您找印刷作坊,當然是去國子監了,國子監是我們大宋最大的印刷局所在地,經詩子集,聖人經典要什麼有什麼,要印多少就印多少。”
趙樞搖搖頭,說道:“不行不行,國子監那地方太敏感了,而且朝廷官員也太多,施展不開拳腳,還是要找民辦機構。”
“哦,殿下,您是打算買一家印刷作坊,自己當東家。”
“也可以這樣理解。”
“殿下您稍等,小的這就去給你打聽。”
不錯,趙樞打算辦一家報社,透過報社來引導老百姓的情緒。
這報社每天出版報紙,然後把一些想法,意識,潛移默化的加進去,讀者每天都在看,都在聽,潛移默化的就會受到影響。
可以說報社的作用,甚至比王雨那皇城司煽動百姓的作用來的更大。
而且報社如果辦的好,那也是一個十分賺錢的行業,要知道這年頭可還沒有廣告這個概念,如果把廣告這個概念給打出來,還能不賺錢。
這些商戶到現在還是靠著那口碑,還有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種傳統的觀念在經營,完全沒有打廣告的概念,只要把廣告這一塊做好,廣告費那可是一大筆錢。
而且報社還能擴大內容和規模,最後成為一個全新的行業,而趙樞到時候就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大佬,頭一份。
那時候只要經營的好,一家報社就可以讓趙樞賺的盆滿缽滿。
這張四經出去溜達一圈,向幾個親朋好友打聽了一下,很快就打聽到了一家印刷作坊。
這家作坊因為東家經營不善,正準備把它盤出去,裡面要什麼裝置都有,工匠師傅也全部都是現成的,可以說只要買過來,馬上就可以開幹。
趙樞聽了很滿意,錢不是問題,問題是要能幹,立馬就能開乾的那種。
趙樞於是喬裝打扮一番,扮作一個富家公子,來到了這個作坊前。
趙樞抬頭一看,上面掛了一個牌子,“張記夕美印刷坊”。
趙樞搖頭笑道:“怪不得要倒閉,起這麼一個名字,夕陽紅嗎?”
走進去,裡面空無一人,連個招待的人也沒有。
張四經趕緊向裡面喊道:“有了嗎?有了嗎?快來人,我家少爺來了,快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