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經應承了一句,繼續說道:“實不相瞞,肅王殿下這次也是看鹽價漲到天上去了,這才動了心,要不然,你說漲個三瓜兩棗還不夠殿下塞牙縫,殿下也不會去倒騰這批鹽進來。”
“是,是,是。”
蔡東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最後試探性的問道:“不知道殿下準備賣多少錢一斤?又準備出多少貨?”
張四經直截了當,說道:“殿下說了,比別人便宜三成,這個價一放出去,絕對是大賣特賣。”
現在外面賣九十文一斤,便宜三成,那就是要便宜二十七文錢,差不多就是賣六十文錢一斤,這下蔡東坐不住了,你一開張就把價錢打低三成,我們的生意還做不做?
而且你還直接就說了,一定要比別人少賣三成,那這麼算,我們如果也賣六十文,你是不是就賣四十文?我們賣四十文,你就賣三十文?你這不是明擺著不讓別人活嗎?
蔡東想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做生意,講的是和氣,這是何必呢?有財一起發,有錢大家賺,何必要互相拆臺呢?
張主事,您不妨就跟殿下建議,就說咱們聯手把價錢推到一百二十文一斤,到時候您這賣一斤就相當於賣兩斤,每斤多賣六十文,利潤比賣六十文又翻了幾倍,這豈不是更好?”
“不不不。”
張四經直接擺手說道:“咱們殿下說了,這批貨只求儘快變現脫手,不求賺多高利潤,要慢慢賣的話,今天賣三百斤,明天賣二百斤,這兩萬石鹽三百萬斤,那得賣到什麼時候去?”
明白了,蔡東一切都明白了,合著這個肅王是要來賺一筆快錢,賺完就跑。
心裡有了數,然後蔡東又和張四經客套一陣,胡吃海塞一通,兩人高高興興吃了一桌宴席,最後天色晚了,也就各自回家去了。
蔡東回到府邸,另外那三個鹽商早就在那裡等了半宿。
“他那邊怎麼說?”鄭丸急忙問道。
蔡東把在飯桌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最後他說道:“肅王他明擺著是要來擼一筆,而且他明說了,價錢要比我們少賣三成,不管我們賣多少,他都要少賣三成,這樣看的話,在他沒有出完貨之前,我們是一斤都別想賣出去。”
“這怎麼辦,這怎麼辦?”
吳應奎還有張友士,鄭丸三人這下急了,慌了,他們手裡那可都積壓著山一般的鹽,真要是等趙樞把兩萬石鹽出完,他們這幾個月都要喝西北風。
做買賣,壓貨就是壓錢,那可是大筆的錢壓在那裡面,如果不賣出去,那每天就是在損失錢!
蔡東考慮了一下,想了想,最後說道:“你們先等一等,我去問問蔡相公他那邊怎麼說,願不願意幫我們出頭?”
蔡東口中的蔡相公,就是指的當朝宰相蔡京,這蔡京和蔡東兩人,一聽名字就知道這兩個人是蛇鼠一窩的王八蛋。
這兩人是堂兄弟的親戚關係,蔡東做生意,靠著有蔡京的關照,那是生意越做越大,開封府兩百萬人的大城,首都,整個世界最大最富裕的城市,在鹽行這一塊,他蔡東一家就佔了一半的市場,真的是坐在家裡就有滾滾的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