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土的往事,在月圓之夜一湧入王麗蘋的心頭,這是怎樣的一種情緣,讓王麗蘋苦等苦熬。
在前面作者過一點引子,只是小時候的一些事情,自從王麗蘋開啟封存近三十年後,整個完全脫變,找不著王麗蘋過去的一點影子。
潘啟貴兩次親自去求,王麗蘋都挽言拒絕。
痛是留下給了潘啟貴,還留給了自己,王麗蘋現在明白,所有的海誓山盟,不及留下的冰山一角的情緣。
為愛王麗蘋痛也痛過,為愛恨也恨過,現他對潘啟貴真的不愛,對高紅英也不恨了。
讓她自己說,她也說不清楚,她真的對高紅英沒有了一絲絲的恨意。
現在的王麗蘋是她一生中最輕鬆最愉快的時間,四十剛出頭的王麗蘋,仍然是風姿綽約。
她內在的風韻也隨著舉手投足流瀉出來,言談也有了歲月的深沉與和暖。
她接收著大地的靈氣,也是歲月把人間的大美留給了她。
她對著不變的月亮一遍又一遍傳答著她對遠方的思念。
一違數載,倏獲師函,喜不自禁。撫今思昔,亦感漸愧,幸好恩師寬宏大量,不與計較。
更是感激恩師不吝賜教,給我指點迷津。
我願皓月送去中秋之夜對您的祝福。
如果說“相識只為為隨緣”,從您那裡我總是收穫關愛,給予您的卻是因年少痴顛而致的傷害。
多年來,我一直深感內疚。
曾記得,我將“遺憾”寫成“憤憾”與您爭執,您翻開漢語字典,我方休。
問您借那本“無字的筆記本”,您都慷慨以贈。我還拒收,後也是本村同學轉到我手上,此然如此,一直擱之高閣,不存問津。
也記得您寫的那首詩“生在荒原,誰也不會說你低賤,憑著天生麗質,抖動的是一生的芬芳。”
您託本村裡的在學讀書的同學轉交我的詩文,當時看了幾遍,也不解其意,加之沒有儲存的習慣,也不忍棄之被汙染,即付一炬,將灰燼倒在我插滿鮮花的瓶裡。
因為花開數日漸顯枯萎,當時竟天真地想這詩文的灰燼能使花兒再綻鮮妍不是有腐草為螢的說法嗎?)結果終於失望,但至今我深感遺憾的是沒有將那篇文章保留。
只記得詩的最後一句“無從了了”。想來哪一句裡面也有您淡淡的“無可奈何”,但更多的是一種對錯學生的寬容。
我也因了這種“遺憾”,現在養成收藏的習慣,同學的來信有的甚至按時間標上序號,整理後鎖在書籍裡。閒暇時,也看看。……舊事重提,囉嗦了這麼一大堆我的懺悔)耽誤老師的時間,老師見怪否?
在這風過林梢、雨滴竹葉的冬日黃昏,仔細拜讀您的這封帶著家鄉氣息的信,讓飄泊異鄉的我愁滿懷,倍感親切,更引以為豪。
老師您在異國他鄉,後聽人說,您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現我說說我吧,我結婚生子,兒子去還在你學院,您不曾出,可是,你名字未,知道你過得不太好,心裡有多少的不忍,在最困難時候就是想到您,你是那樣的艱忍,奮發向上,從您身上看到了人是可以強大的,您一次次逼著我讀書背書,現我也養成了好讀書,好看書的習慣。
歲月勿勿,流水無情。我也是四十開外的人了,聽我兒子志豪說您要回國,我幾夜也沒有睡好,我不知是興奮還是思念大久,這是一生中沒有過的情況。
一年過去,還沒聽到你回國的訊息,借月亮的溫度傳我對您深深的思念。
您是我的小老師,也是我的兄長,那年小不懂什麼,幼稚可笑,知道現還是一個人,我心中的痛楚無法用語言描述。
我真的想去見您,可是可是,我手頭上事情又無法轉給別人,這也是我前半的心血凝結而成,只是期盼早日回國,我會親自為你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