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啟海的父母這麼年,想兒子都想瘋了,已絕望。
這次兒子回來,讓二喜出望外,一高興什麼毛病都沒有了,這也叫人逢喜事精神爽吧。
頭天兒子走了,第二天,二老就感到身體不適,不得不上醫院,一查,是長期思鬱過度,加上嚴重的營養不良,造成身體缺乏各種維生素,進而使得體內的新陳代謝功能紊亂,可能形成營養缺乏性脂肪肝。
這是因為過度限制飲食,人體就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就會調動身體其他部位貯存的脂肪、蛋白質,將其轉化為能量。
而在能量轉化過程中,大量脂肪酸會進入肝臟,導致脂肪沉積,如果再不治療,後果也是難以想象的,那就是肝癌!
你說嚴重不?說到底是這個不爭氣的兒子給害的,如果不沒這個兒子,二老的也不會落在這種地步。
話說回來,也是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救了父母。
在家不好好過日子,做工有了點錢,居然到外去搞女人,最後將一個能幹的又年輕又賢惠又漂亮的老婆弄丟了,連兒子也養不起,只得給他母親。
你說這個潘啟海是不是人,丟就丟了,自己也丟了,父母跑了好地方,走了多少路,身體垮了不說,弄了一身的病,這不是害了父母又是什麼?
這次回來就只知道在人面前擺闊,也不關心一下父母身體的狀況。兒子一走,繃緊的神經放鬆了,人就向下一攤,這時身體就表現出嚴重的不適。
不是兒子在外搞得好,別人也不敢將其父母送進大醫院,再好的親戚也只是如此,因為這不是一點點錢能解決的問題。這也是兒子爭氣才救了父母。
你莫看潘啟海回來風風光光,過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日子,又有誰知道,剛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兩眼一抹黑,舉目無親,每天一睜開眼睛,首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吃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討飯人家不給,說你這麼年紀輕輕的,好手好腳的不幹活,要什麼飯,一定是個大懶蟲。
這算他們瞎掰對了。不是個孬子,就是個傻子。
這話潘啟海不愛聽,不聽,也只有忍受著,還去同別人理論,就得同人家吵架。
說句實話就是連吵架的力氣都沒有了,都到了這個地步,活著真的沒有一點意思。
潘啟海也找過好幾家,人家不要,你說叫潘啟海有什麼辦法,好一點的工作又不能勝任,自己只是個初中畢業生。
給人家端盤子,盤子被摔;給人在碼頭搬運貨物力量不足,不要工資人家也不要。
潘啟海一度心灰意冷,怎麼辦?
也想過爬到這座城市最高的樓頂上去,一不做,二不休,一死百了。
也想過這麼去死,到了那個世界,像他這樣的人,也可能要打到十八層地獄的。
可他沒有這樣的勇氣,他怕死?
每當他想到此時,就會想到杵著雙柺的老人,他只有一條腿,還從自己口袋裡掏出十元錢給潘啟海,並說:“孩子,要靠自己勞動掙錢,生活才有意義。”
他是一個擦皮鞋的老人,一天也許就只能賺十多塊錢,潘啟海每到絕望時,想不開時,眼前就浮現杵雙柺的老人,還會拿出捨得用縐巴巴的十元錢來看看。
一個殘疾老人如此頑強的活著,我是個好手好腳的人,怎麼就這樣沒有用呢,非得就想到一個“死”字?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
這時他也會恨父母,當初不顧一切順著他,要月亮不給星星,對他太溺愛,才使他變得什麼事都不會做,在人家面前就是一個大笨蛋。傻瓜一個。
但怪父母也沒有用了,自己都結婚生子了,已經步入中年了。
古人說,三十而立。潘啟海不知道什麼叫“立”麼?他當然知道,幾十年都這麼過了,要改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也改過,堅持不三天,對生活,他完全失去了信心。
過一天是一天,熬一日是一日。
這次他真想徹底的改,不是那容易,也不是想改就改的,首先他得解決溫飽問題。到那裡去解決?
他想到那位老人,他也定會羨慕有腳的人吧,有腳多好不用杵雙柺了,每天都輕輕鬆鬆的走路,有腳的也羨慕人家有車之人,他們多好,小車子一腳油門一踩,一溜煙跑出好遠,真的好瀟灑。
從這時起,潘啟海暗暗地下決心要努力,他不信自己就這樣窩囊下去。
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不是靠一朝一夕,也不是靠說幾句狠話、靠發誓就能取得成功。
潘啟海怎麼辦,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如何去選擇,他心裡沒有一點底,就像是個無頭的蒼蠅般亂飛。
他知道不能靠討飯過日子,先找個吃飯的地方,再來觀察有什麼好做的,也要適合自己,他開始琢磨著籌劃著。
一日,潘啟海在海邊閒著,有一家茶點攤子忙得很,生意特好,他就去幫,沒想到人家也讓他幫忙。
老闆說:“你給我幫忙可以,我這裡是季節性的,找一個臨時的人顧用不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