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天氣格外的好,高紅英去超市為潘啟貴父母選禮品,一般情況下都是潘啟貴自己買給父母,紅英親自去辦很少。她一動手,一準比潘啟貴辦得豐富。
上午,兒子一考完試學校放假。兒子見母親買這麼多東西,便伸手去摸摸看看。“別亂動,是給爺爺奶奶的。”紅英一聲,兒了縮回了手說:“看看還行嗎?”
“你奶奶是個誰人,弄破了還會說是別送給我們,轉送給他們的。”
“媽,不會吧。爺爺奶奶沒過這樣呀。讓回一送禮時,有一個合弄得像舊的一樣,我還說呢,爸說,裡面東西是好的,包裝有什麼要緊,也不是送給別人。”
“小孩子,你不懂,你爸是兒子,我是媳婦。”
“哦。”
“走吧。你東西拿齊了沒。”高紅英又叮囑了一下兒子。
這不一樣,是帶有目的,她先從潘啟貴父母這裡切入,好讓潘啟貴父母常在兒子耳邊嘚吧嘚的講,老年人傳統思想嚴重,多子多孫多福,只要養得起,父母都是喜歡的。
怎麼開這個口呢?高紅英看著兒子,有啦。自然從一個孩子開始著手,小時候沒有個伴呀,大了也沒幾個親人可走往,好寂寞、好孤獨,出了什麼事也沒有人為你出頭幫襯。
高紅英知道,老人不想兒子丟掉村支書這頂烏紗帽,雖不算官,好歹也是千人之上,跟過去比一個保長還要大得多,但丟這個烏帽子,換一個孫子,當然值。
高紅英想了想應該這麼辦,既不掉烏紗帽,又有一個兒子,可說是兩全齊美,二老一定會同意。
高紅英和兒子拎著大袋小包的,酒煙,最多的還是一些新玩意,鄉下老人不常見,更不談吃上這些新鮮東西了,買的比平時多多了,孫子剛到門口就喊奶奶,屋裡的應聲還未傳出來,奶奶小跑著出了門,嘴裡不停的喊著老頭子孫子回來了,孫子回來了。
滿臉風霜綻放成一朵不退色的芙蓉花,從頭喜歡到腳,再見媳婦拎這麼東西那就更樂了。
一聲聲媽媽的叫,那親熱勁就別提有多美。
你看看英子又給你買菸買酒了,英子,還是採茶時,高紅英說過,她父母都叫她英子。)叫老頭快來接,高興之餘也心疼兒子,兒子一個人掙錢,三個人用,媳婦又會用錢。
兒媳掌管著家裡的經濟大權,現有又不在身邊,用多少錢也不清楚,想到這,婆婆的臉上的燦爛陽光頓時暗淡下來,臉陰得像要下雨前的天。
也不好直說,孩子必竟是考敬他們,只得旁敲側擊的說:“買這麼東西,花不少錢吧,英子,花錢的日子還長著,能省則省著用。”孫子在一旁插話:“我媽一月能掙一千多呢。”
“找事情做了。”
“嗯。”
“不耽誤孩子上學吧。”
高紅英笑盈盈地說:“孝敬父母是做晚輩應該的,媽,放心,我做的是計件工,誤孩子吃飯睡覺時間。”這麼一說,婆婆放了些心。
“是啥工?”婆婆沒聽明白。
“就是多做多得,不做不得,時間由自己定。”
“哦,那就好,那你也別累著。”婆婆又從陰轉晴,這回卻是萬里無雲,陽光燦爛。
“媽,我知道,年輕人乾點活不累,閒著也是閒著,都是手上的活,不累。”高紅英這一番話打消了婆婆的心裡的顧慮。婆婆的臉舒展開來,皺紋勾淺了。
“媽,今天我來燒午飯,學了兩道菜做給你們嚐嚐。”
“你剛回,歇著。”
“不累。”
婆婆感覺兒媳到城裡後有了一絲變化,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心裡那個樂呀。
心想是不是城裡比鄉下人懂道理些,看來人就得去外面見世面,將孩子送到城裡讀書是對的,孫子也比以前活潑多了,小嘴甜甜的,小腦反應極快,說出笑話將爺爺奶奶逗樂老淚都流出來了。
婆婆也到廚房去忙了。
到了看電視劇的時間,孫子同爺爺去看電視了,孫爺倆都喜歡看《裸婚》這部劇。
婆婆在廚房幫忙,摘摘菜什麼的。高紅英見婆進了廚房,趕緊拿來了一把小椅子,您就歇著吧,婆婆端來毛豆剝了起來,同紅英交談著,說著說著,紅英扯到了潮州人會做生意,廣州那邊的,那麼遠都將生意做這裡來了,接著又說,他們每家都有好幾個孩子。
“那國家不管?”
“管呀。縣裡管鎮,鎮管村,村管村民組,要真管一個也跑不了。媽你說是不?”
“那也是。”
“媽,這你就不知道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比如說你生娃,人不在這裡生,到哪裡找你呀。”
“這不就是超生遊隊,黃宏演的小品?”